1、康有为发动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的举人联名上书的事件发生于 ( )
A 1894年 B 1895年 C 1897年 D 1898年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一国两制”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在提到某个重大历史事件时称赞这一行为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他这是在讲(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革命新道路
B.朱毛会师后,实现了工农武装割据
C.红军长征,打开了革命新局面
D.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合作两党联合抗日的序幕
4、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 火烧圆明园
B. 占领香港岛
C. 割占台湾
D. 签订《瑷珲条约》
5、学习经济史经常要求从数据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农民家庭粮食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产生队 | 人口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1976年 | 19户110多人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1979年 | 20户115人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多元 |
A.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三大改造的成果
D.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
6、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7、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趁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8、名字有时也能反映某些历史阶段特征。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1949年-王跃进
B.1953年-刘文革
C.1967年-李援朝
D.1980年-陈开放
9、我国为了更好地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实行了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10、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包括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曾国藩 D.康有为
11、谭嗣同是在19世纪末我国一次变法运动中被杀害的,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 )
A.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B. 开办新式学堂
C. 创办同盟会,开放言论 D. 训练新式军队
12、下面年代尺反映的主题是( )
A.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B.马克思主义传播史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D.西方列强的侵华史
13、以下不是《虎门条约》中英国获得的权利(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D.鸦片贸易合法化
14、1949年1月,北平守军在总司令傅作义将军率领下接受人民解放军和平改编,随即北平和平解放。这一事件发生在
A.辽沈战役期间 B.淮海战役期间
C.平津战役期间 D.渡江战役期间
15、复旦大学一位教授于2018年元旦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举办一期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讲座,现场邀请一位经历过这一战争时期的嘉宾一起参与。从人生经历上分析,你认为下列候选人中最适合做嘉宾的( )
A.55岁的周医生
B.65岁的李师长
C.75岁的王教授
D.85岁的张市长
16、近代哪一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A. 维新变法运动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7、如果你是晚清时期的一位读书人,在1907年,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
A. 在京师大学堂就读 B. 阅读《申报》
C. 参加科举考试 D. 研读《天演论》
18、《天朝田亩制度》有关分田的规定,实质是
A. 建立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 B. 废除土地私有制
C.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实现平均主义
19、毛泽东指出:“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毛主席旨在强调
A.东北地区非常重要
B.美国威胁中国安全
C.入朝作战胜券在握
D.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20、知识图表简洁明了地反映历史事件进程。以下图表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时间 | 5月4日-6月4日 | 6月5日以后 |
中心城市 | 北京 | 上海 |
主力群体 | 学生 | 工人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21、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并于 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____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22、定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其改名为____________,作为都城。
23、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________,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同年,太平军进行了________和________。
24、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而城市改革的重点是______。
25、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体制: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6、定都天京: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________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7、“________”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________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28、请写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知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____。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 文字。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
29、1936年12月12日, ______ 和 ______ 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30、人民空军是在_____________(军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空军刚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导弹部队在现代化军队中不可或缺,中国组建的第二炮兵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该部队于2015年更名为_____________。
31、列举解放战争中战略大决战的三大战役。
32、中国的近代历史,是一部遭受列强侵略,逐渐沦落的苦难史和屈辱史。
请回答:
(1)进行罪恶的鸦片贸易是列强侵华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最早向中国走私鸦片牟取暴利的是哪个国家?通过哪一条约的签订,列强最终强迫清政府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2)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列强制造了众多的暴行和罪行。放火焚毁圆明园的是哪支强盗军队?19世纪90年代日本侵略军制造的哪一次大屠杀致使两万多中国人遇害?
(3)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他们采取的手段有哪些?邓小平指出“中国是带着自己的首都被外人侵占的屈辱进入20世纪的”,邓小平所指的是哪场战争?
33、简答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内容。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事记(部分)
时间 | 事件 |
1905年8月 | 孙中山在日本成立① |
1911年4月 | 黄花岗起义 |
1911年10月10日 | 发动②起义 |
1912年1月1日 |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③成立 |
1912年2月12日 | 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三
图A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摘编自孙中山《讨袁檄文》 |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的①②③处分别填入相应的内容。并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分别对应该组织的哪一指导思想,并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
②指出由图A中参议院制定的法律文件的名称。该文件具有什么性质及历史地位?依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就孙中山的历史地位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