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篇历史文章有如下关键词: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该文介绍的最有可能是哪一时期(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时期
2、“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 四渡赤水
B. 巧渡金沙江
C. 强渡大渡河
D. 爬雪山、过草地
3、“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样样东西)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持这种观点的是指
A.孙中山 B.康有为 C.李鸿章 D.谭嗣同
4、1970年,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神舟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北斗一号
D.嫦娥一号
5、《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纪念》邮票全套5枚,第一枚描绘了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运筹三大战役的情景,第二至第四枚分别描绘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场景,第五枚描绘了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场面。以下对邮票所描绘的场景理解正确的是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体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7、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下列表格中的哪项组合能充分印证这一观点?
创办者 企业 选项 | 张之洞 | 张謇 |
A | 江南制造总局 | 大生纱厂 |
B | 汉阳铁厂 | 福新面粉公司 |
C | 江南制造总局 | 福新面粉公司 |
D | 汉阳铁厂 | 大生纱厂 |
A.A
B.B
C.C
D.D
8、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C、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D、抵制外国的经济势力扩张
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的这首诗写于哪次战役胜利之后?
A.挺进大别山
B.渡江战役
C.三大战役
D.解放华东
10、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
A. 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
B. 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 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
D. 老四 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1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土地政策,将抗战时的政策改为( )
A.三三制政策
B.减租减息的政策
C.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D.农业互助组政策
12、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的权益是
A.开埠通商
B.割地
C.赔款
D.驻兵
13、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主要是因为
A.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B.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14、报刊是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
A.《民报》
B.《时务报》
C.《申报》
D.《解放日报》
15、从下图展示的时代强音中,可以领悟到那个时代的特征是
时代强音 ①要救中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②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③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
A.内忧与外患
B.屈辱与抗争
C.变法与图强
D.冲击与回应
16、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一战绩是( )
A.武汉会战
B.湘西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17、东汉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在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内湖”。据此可知,“大秦”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法兰克王国
D.阿拉伯帝国
18、“文化大革命”的实质是( )
A.思想文化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
B.无产阶级与走资派之间的一场革命
C.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内乱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重要探索
19、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下列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几件大事,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设立京师大学堂②废止科举制度③创办北洋西学堂④开设京师同文馆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21、1859年,为重振太平天国,洪仁玕制定《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1862年,洋务派创立了中国第一所近代新式学校________。
22、洋务运动中,后期以“____”为口号,开办民用工业。
23、____(人物)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____(人物)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2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展开了三大改造,观察图片,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1)1953年至1956年,我国对 、 和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合称为“三大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 。
25、______(事件)是天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______(事件)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26、《北京条约》中,又增开了__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_____给英国。
27、________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起义军称“太平军”。
28、1913年“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对袁世凯,发动“_________”,因力量涣散而失败;1935年12月,在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反对日本策划的“华北自治”,发动了“____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9、(1)下面是小丽同学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有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会议通过《_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图二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书影,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________。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人是________。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________。1951年__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________,获得土地。
(5)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________阶段。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30、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 《 》,土地改革全面展开。
31、毛泽东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他们之间的努力有什么异同,尝试叙述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32、简要概括近代中国在历次战争中均以失败结局的共同原因。
33、新文化运动时期被陈独秀称为德先生、赛先生的是?这一运动的兴起体现了近代化的特点是?
3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热津斯基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来讲,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这支衣衫褴褛、面带饥色的军队从中国南方出发时有八万多人,到陕北时只剩下不到六千人。可正是这支军队,后来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新生政权。
——摘编自刘亚洲《信仰的重建在今天比物质的构建要重要百倍》
材料二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这支军队”的名称,简述长征过程中军队面临怎样的困难,分析其最终取得胜利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一到图二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三和图四是哪个战役的情景,并据此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作为21世纪的中国新青年,你认为我们仍需继承与发扬中国共产党的哪些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