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泉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假如你是旧中国《申报》的一位记者,你认为在民国25年最值得报道的重大事件是

A.西安事变 B.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C.武昌起义 D.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2、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学生进行了历史知识竞赛。这道题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京汉铁路大罢工——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的顶峰

B. 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C. 遵义会议——毛泽东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指导思想

D. 中共七大——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3、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情形有(  )

①人们乘坐火车出行 ②报纸上刊登北伐战争的消息

③有人阅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踊跃报名参加黄埔军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B.狠抓阶级斗争

C.重点对付美国帝国主义

D.重点对付日本帝国主义

5、为迎接五四爱国运动胜利100周年的到来,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阳区某中学准备筹建一个宣传长廊,长廊中出现的关于五四运动的标语,正确的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等贵贱,均贫富”

C.“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D.“打倒孔家店”

6、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总路线鼓舞人心,大跃进快马加鞭

D.学大庆人艰苦奋斗,走大寨路自力更生

7、漫画往往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史实。下侧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同盟会的成立

B.宣统帝退位

C.中华民国建立

D.袁世凯称帝

8、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曲线图,其中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发展状况

A.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9、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新民丛报》

10、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人们之间的联系主要靠信件传递,那时一封信要走几天甚至几个星期才能到达。21世纪的中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和互联网与几千里之外的亲友联系,方便快捷。上述材料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       

A.人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B.人民出行方式的变迁

C.交通设施的不断改善

D.通信事业的不断发展

11、创立于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曾是中国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但清朝末年,科举制度的弊端日渐突出,科举制度走到了尽头。废除科举制度是在

A. 1904   B. 1905   C. 1906   D. 1907

12、五一节小亮家要买一部汽车。爸爸说:“就买‘奇瑞’,它可是咱们国产的第一部汽车!”小亮笑着说:“错了!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于(   )”

A.解放战争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大跃进”时期

13、1905年初,某革命组织制发的党员执照,该组织(       

①成立于日本东京                                     ②是中国最早提出“驱除鞑虏”的革命组织

③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④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14、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和根本原因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中国的抗日战争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任何援助

D.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5、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A.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D.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6、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1)《马关条约》签订 (2)戊戌变法失败

(3)中国抗战胜利 (4)人民解放战争

A、(1)(2)(3)   B、(2)(3)(4)

C、(1)(3)(4)   D、(1)(2)(4)

 

17、他铮铮铁骨、一身正气、虎门销烟显示了他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他”是

A. 岳飞

B. 关天培

C. 林则徐

D. 左宗棠

18、“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最严重的挫折。“文革”结束的标志(     

A.四五运动

B.二月逆流

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促使新中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一五计划   C. 三大改造完成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20、“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毛泽东于1935年2月在长征途中写下的《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其中“从头越”反映了(   )

A.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B.长征胜利,红军开始抗战

C.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D.遵义会议,红军获得新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林则徐领导的_____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由__________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2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解决。

 

2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____________________》,轰轰烈烈的__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24、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5、国运兴衰,基于教育。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____

(2)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________

(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________,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4)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________

26、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表明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7、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8、_________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___________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9、平型关大捷:指挥:___________部队: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

30、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条约是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办的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是哪所学校?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谁?

(2)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3)1949年,哪座城市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4)综上所述,从国共两党关系在近代史上不断变化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2、近代中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方式被迫融入世界,请你根据列强于1840年、1894年、1900年发动的侵华战争分析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33、(1)列举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

(2)列举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组织的大规模会战(至少3个)。

(3)列举日本投降的原因。

(4)列举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名称、时间及领导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依据下面两幅图片,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和图二代表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与图一、图二事件相关的节日分别是什么?

(3)图一、图二事件的发生分别有何重大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