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对列宁来说,这一政策只是暂时的退却。”这里的“暂时的退却”是指
A. 推行新经济政策 B. 实现农业集体化
C.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确立斯大林模式
2、国庆节阅兵是展现我国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对于扬我国军威、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这段央视解说词应该出自( )
A.国庆10周年阅兵
B.国庆35周年阅兵
C.国庆60周年阅兵
D.国庆70周年阅兵
3、1997年建军节,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江泽民为一家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该地方是
A.辛亥革命纪念馆
B.中共一大会址
C.南昌起义纪念馆
D.秋收起义纪念馆
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说道:“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以下属于贯彻谈话精神的是( )
A.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B.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始建立经济特区
5、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这次“思想解放”( )
A.揭开了改革开放序幕
B.推动了上海浦东开放
C.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
6、“中国维新之萌芽,自中日战争起。”“变法之说,发端于甲午,实行于戊戌。”这表明
A.甲午战争是维新变法的一部分
B.甲午战争宣告戊戌变法的失败
C.民族危机促进了近代化的探索
D.近代化的探索加深了民族危机
7、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
A. 建立了光复会 B. 创办了《民报》
C. 创立了中华民国 D. 领导了保路运动
8、下列关于百团大战描述正确的是
A. 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B.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C. 揭开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伟大历史篇章
D. 抗战防御阶段中国军队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和狂妄计划
9、《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A.割地
B.开设工厂
C.赔款
D.划使馆界
10、下列主题,最适合作为下边这个文本框所列出的课题的主题的是( )
第4课 洋务运动 第6课 戊戌变法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1、某导演筹拍电视连续剧《1908年北京故事》,剧本中有以下场景,你认为其中明显的历史错误有几处( )
①几个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正在找客栈住宿
②何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③王先生在街上遇到两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
④朋友相见多行鞠躬、握手礼
⑤清军到处搜捕发动辛亥革命的革命党人
A.两处 B.三处 C.四处 D.五处
12、阅读下表,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集体所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52 | 71.8% | 6.9% | 0.7% | 1.5% | 19.1% |
1956 | 7% | 0.1% | 7.3% | 53.4% | 32.2% |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土地改革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三大改造
13、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元帅不止一次感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陈毅元帅的话表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
B.解放军的战略得当
C.人民军队的作战英勇
D.国民党的士气低下
14、如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5、历史图示是对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表述。下面图示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
16、从1944年10月到1945年8月,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援华抗日转向扶蒋反共,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不断壮大
B. 支持国民党独裁统治
C. 在中国建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
D. 企图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
17、1941年12月,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退败时,中国正面的抗日战场取得一次重要的胜利,这次战役是( )
A.台儿庄大捷
B.武汉保卫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18、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1858年,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
C.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19、它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对于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了解有重要作用。它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著作是( )
A.《四洲志》
B.《敬告青年》
C.《天演论》
D.《海国图志》
20、“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占领南京不久,即派出2万余人的部队远离后方作战,深入清朝心腹之区,冀图占领天津后,再派援兵合攻北京,完全是轻敌冒险,很难成功。”材料评述的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太平军北伐
D.天京保卫战
21、请写出与下列描述对应的会议、历史事件名称。
(1)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戊戌变法开始的序幕是
(4) 的签订标志着近代中国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 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2、《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英国获得了________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通商口岸________的权利。
23、填空题
(1)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了北京西郊的著名皇家园林——______。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洪仁玕写成的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24、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25、爆发:________年8月1日,________、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
26、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突出贡献。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27、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_____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94年9月,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_____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28、
统一战线,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同的统一战线政策,保证了图A胜利进军的是____________;保证图B取得完全胜利的是___________。
2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30、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 。
31、科技发展与创新改革推动时代的进步,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中国古代文明科技)
材料一:“司南”最早出现在战国末期《韩非子》中,有一句“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意思很明确,国君是靠司南定方位的。怎么定呢?东汉王充《论衡》有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句话,学界可没少花气力,文字学、训诂学、版本学、模拟复原试验等等,近几年终于有了比较大的突破。
(1)材料一中的发明,在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应用于航海?在探寻新航路时期,它被应用于远洋航海后,它叫作什么?
材料二: 在明朝时期,宋应星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工业技术等创作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材料二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西方近代文明科技)
材料三: 这次革命率先开始于棉纺织工业,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使用了新的动力,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这次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创新。
(3)材料三中的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这次革命后让人们步入什么时代?
材料四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成为这个时期最显著的成就。在同时期,各国科学家都发明了与电力有关的发明,人们开始步入“电气时代。”
(4)使人们步入“电气时代”是哪次革命?请列举一例这时期发明的跟电有关的发明。
(5)在这次革命中出现了新的应用动力技术是?
材料五: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标志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6)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7)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如何理解“科技是把双刃剑”这句话?
32、(1)哪一历史事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1860年10月什么国家的军队对北京著名的什么皇家园林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1875年,清政府任命谁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成功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4)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3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关注民生问题,曾多次调整农村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建国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在农村采取的政策措施分别是什么?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建国后党和政府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这次失误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误?
(4)通过对我国农村政策的了解,谈谈你对国家的政策改革有什么认识?
34、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图1反映的是洋务运动,依此写出图2、图3、图4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2)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历史事件作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