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从本质方面看,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 开辟通商口岸
B. 打开中国市场
C. 开展平等贸易
D. 控制清政府
3、“一五”计划期间,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中,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是
A.王崇伦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
4、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划分不同级别的民族区域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主要是按照民族聚居的
A. 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
B. 历史传统
C. 政治地位
D. 贫困程度
5、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化”是指
A.汉谟拉比法典
B.种姓制度
C.大化改新
D.幕府制度
6、关于人造卫星发射的成就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成功完成一箭三星的发射
B.多次发射返回式卫星
C.用自己的火箭为外国发射卫星
D.2001年,我国成功发射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7、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下列民族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是( )
①五四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铁人”精神 ④“两弹一星”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写道:“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作者称赞的是 ( )
A.抗日军民
B.解放军战士
C.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D.朝鲜军民
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0、既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统一的制度是
A. 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设置民族自治区
D. 开发民族经济
1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下面关于榜样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王进喜——铁人
B.雷锋——解放军好战士
C.邓稼先——两弹元勋
D.焦裕禄——援藏好干部
12、历史图片是一个时代特征的反映。下图所示历史事件标志着( )
A.中国近代史开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新中国的诞生
D.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春天”,是在
A.洋务运动期间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北伐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14、“文言的命运与传统文化密切相联,只要传统文化受到重视,文言总会或多或少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肯定与提倡。”材料旨在( )
A.肯定文言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B.赞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C.揭示开展白话文运动的深层次原因
D.说明新文化运动学者反对文言发展
15、下列哪一事件反映出美国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存在矛盾( )
A. 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B. 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C.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 中美签订《辛丑条约》
16、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A.人民物质需求的变化
B.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C.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D.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1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时间轴反映了哪一国家(政权)的兴亡( )
A.古代埃及
B.古代罗马
C.古代希腊
D.阿拉伯帝国
18、张学良先生堪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最大的历史性贡献是
A.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B.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领导
C.为抗日救亡毅然发动西安事变
D.提出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19、我们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依据是
A.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
B.英国都是发动战争的元凶
C.都从进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20、“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清代率军收复新疆的名将:(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丁汝昌
21、洋务运动的时间:从19世纪____年代到____年代中期。
22、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________、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合编为______________,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23、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_(人),在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______(人)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她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使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____
(2)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____
(3)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____
(4)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提供法律依据的文件是____
25、辛亥革命的枪声首先在_________(地点)打响,中华民国在______(地点)成立。
26、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______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
(2)天京事变后被迫出走的太平天国将领——
(3)收付新疆的洋务派地方代表——
(4)表示“不甘心作亡国之君”清朝皇帝——
28、________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_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9、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30、胜利:_____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经过14年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____也回到了祖国怀抱。
31、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的第一个成果是建立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建立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共同携手合作的战争有哪些?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5)依据上面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的改革”指的是什么?
(2)“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是指哪里的农民?
(3)最初开放的经济特区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哪个?
(4)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曲折谈判,多少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谁?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或史实。
(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人物是____________。
(2)中国近代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率军收复新疆的是____________。
(3)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中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____________。
(4)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____________。
(5)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
(6)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____。
(7)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____。
(8)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的是____________。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
材料二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是“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给照片配上一句恰当的口号。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胸膛堵枪眼”、“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的英雄人物分别是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我国人民生活和国际地位产生了怎样积极影响?
(4)作为新时代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如何发扬“抗美援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