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莆田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董必武这样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新纪元的宣告:“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董必武评价的这个历史“大事件”是指(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北伐战争的胜利

C.秋收起义的发动

D.武昌起义的爆发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特点的是(       

A.企业经济利益与经营成果相联系

B.分配方式吃“大锅饭”

C.政企职责不分,统得过多、过死

D.企业缺乏应有自主权

3、“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红五星,共庆山河改。”陈毅这首诗真实记录了以下哪个场景的盛况:

A.民国成立

B.五四运动

C.中共成立

D.开国大典

4、“爱国若命,弃医从政——鞠躬尽瘁,振兴中华——以俄国为师,重铸主义。”这样的奋斗人生属于( )

A.康有为

B.李鸿章

C.孙中山

D.陈独秀

5、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首次提出

A. 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 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 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6、“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将这一观点付诸实践的是

A.大生纱厂

B.汉阳铁厂

C.北洋舰队

D.开平煤矿

7、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兵谏敦促蒋介石抗日保国,共产党人极力斡旋。该事件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扭转时局”是指:

A.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B.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C.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8、“紫禁城内各宫殿,仅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段材料反映了哪一次侵华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与名者千二百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这段文献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戊戌政变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10、在现代,它被钟南山誉为“一座英雄的城市”,在推翻清王朝的过程中,它被孙中山赞有“首义之功”,它是(     

A.北京

B.武汉

C.南京

D.重庆

11、清朝推行新政后,在山西得到了一些落实,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山西省设立工艺局,用机器织布、织带子,行销太原一带,同时还仿照新式肥皂制造普通的透明皂和玻璃;山西巡抚胡聘之在盛产棉花的晋南地区新绛县三林镇筹办绛县纱厂。材料中山西近代企业的创办主要得益于

A.戊戌变法实行奖励农工商业发展的措施

B.戊戌变法实行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的措施

C.辛亥革命后三民主义的推行

D.洋务运动以“求富”为口号发展近代工业

12、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

A.《天津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3、中国海军最早创建于 (  )

A. 洋务运动时期   B. 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14、列宁在总结某一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时,这样写道:“胜利的社会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列宁的上述总结是针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

A.光荣革命

B.第一国际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15、历史图片记录了历史瞬间的镜头,并且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下列图片中,记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     

A.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

B.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C.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

D.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16、他专注于田畴,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2001年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 (   )

A. 焦裕禄   B. 王进喜   C. 袁隆平   D. 孔繁森

 

17、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洪秀全

D.谭嗣同

18、下图为民国初期的漫画《猿(袁)猴——掌中物》,该漫画说明( )

A.袁世凯拥护共和

B.袁世凯玩弄权术,窃取革命果实

C.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D.推翻了腐朽的北洋军阀政府

19、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的实质问题是(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

C.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20、依据下图所示“一五”计划工业成就分布情况,可以得出(     

A.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

B.忽视轻工业、农业等的发展

C.交通建设集中在沿海地区

D.重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_____思想,为实现第二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而不懈奋斗,

22、背景: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国共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________________的步伐。

23、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______会师。古田会议确定了“_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

24、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割地最多的条约是《______》。

25、_____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26、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________。这次活动轰动京、沪,拉开了________的序幕。

27、________彻底摧毁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8、结果:战争终以中国的________结束。

29、1851年,________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915年,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0、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47年颁布的《________》则是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文献依据。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某班举行以“建设者之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下列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

①大庆石油工人,被誉为“铁人”——

②兰考县委书记,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③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

(2)20世纪70年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人是谁?他被称为什么?

(3)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的药学家是谁?

(4)中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承担新使命”?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拿破仑创造的奇迹包括哪些方面?

(3)上述两则材料中的事件,对两国社会制度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3、《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如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2)图中的各种动物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国家,其中,熊代表   (国家),该国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是   ;鹰代表   (国家),该国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从中国获得利益的?为什么?

(3)上述事件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在这一影响之下,中国社会各阶层纷纷以不同的形式发起了自救活动,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什么运动?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

材料三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被完全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兴起的具体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洋务派为实现“自强”的具体举措和根本目的。

(3)材料三中“更为可取的东西”指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