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8月1日成为建军节的原因有( )
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②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③南昌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到农村的序幕④南昌起义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2、下图是签订某条约的相关史实,“某条约”应是
A.《瑷珲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3、下列与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相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清代爱国诗人丘逢甲作《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流泪样子)。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消除作者“春愁”的时间是多少年以后
A.50年
B.60年
C.70年
D.80年
5、1915年5月,阴谋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大部分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二十一条”
D.“庚子赔款”
6、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因为
A. 人民解放战争打响了 B. 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C. 战略大决战开始了 D.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7、.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或历史现场遗留下的历史材料。下列可用于研究“火烧圆明园”的第一手史料是( )
A.电影《火烧圆明园》
B.北京西郊圆明园遗址
C.学者蒋孟引的著作《第二次鸦片战争》
D.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8、国庆节期间,李子涵同学同爸爸一起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公园。这次参观,激起了他强烈的爱国心。你认为他的感想比较合理的是
①落后就要挨打
②战争是破坏文明的罪魁
③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是我们的责任
④八国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北洋军阀割据时期,曾控制着福建省的军阀派系来自
A.直系
B.皖系
C.奉系
D.桂系
10、下图中每种动物都代表一个国家,其中的秃鹰所代表的国家姗姗来迟,但最终却能成为这一时局的最大赢家。这主要是因为它( )
A.与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B.提出了“门户开放”的照会
C.趁火打劫强占了我国大片领土
D.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11、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因为( )
A.英国极力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B.中国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经济、军事落后
D.林则徐禁烟运动激怒了英国人
12、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是由于( )
A.土地改革取得了极大胜利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3、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毛泽东主席的逝世
B.二月抗争
C.江青反革命集团覆灭
D.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
14、“美国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威胁,要求国会拨款援助”,该材料反映的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建立华约组织
15、下列对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的 B.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D.发动者都是英、法两国
16、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17、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②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
③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
④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所有地区全部解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8、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 )
A. 自强求富 B. 民主科学 C. 救亡图存 D. 爱国进步
19、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下图。此图不能反映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太平天国与清王朝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
20、清朝因其版图形似枫叶而得名“枫叶之国”,下列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蚕食这片“枫叶”并获得土地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
21、内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22、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____________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23、背景:________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4、完成下列相关知识填空。
(1)他,是大庆油田石油工人,为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被誉为“铁人”。他是_____
(2)他,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两弹元勋”。他是__________
(3)他,是一名军人,默默无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他是_____
(4)他,专注于田畴,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______
25、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20世纪初建立的三国协约____________________。导火线:_________事件;进程:_______战役有“绞肉机”“屠场”之称;________在1917年加入协约国作战;_______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26、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______________;1956年_______(会议)的召开,开启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7、在1956年~196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其中代表有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兰考县县委书记_______。
28、解放战争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
29、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_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______》。
30、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______;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31、中共七大的召开对抗日战争和中国有什么意义?
3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最大的理想,是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而改革开放则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1)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什么样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2)这次会议的召开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新时期,被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分别是哪两个地方?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33、简述三大改造的意义
3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后我国确立了怎样的土地制度?
(2)图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图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图四,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什么政策?
(4)国家在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其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三大改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