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的雕塑是某地广场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景点。据此判断,与该雕塑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2、20世纪50年代,我国许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小杨同学对此进行了概括,其中不正确的是
A.政治制度: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主制度: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工业方面: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基本实现工业化
D.农业方面:经历了土地私有到公有制度的大变革
3、晚清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的陵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对此解释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败仗”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2005年4月,( )在北京与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会谈。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正式会谈(扫描课本P88左下图,不要文字)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5、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黄花岗起义
6、1919年在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道:“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和“政治问题”分别是指( )
A. 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B. 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爆发
C.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
D.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
7、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免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材料表明
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 B.“实业救国”主张出现
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
8、20世纪90年代初,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确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C.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D.提出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9、1844年,有两个外国列强没有费一枪一弹、一兵一卒,却享受了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还扩大了侵略权益。这两个外国列强是
A. 德国、日本
B. 法国、意大利
C. 俄国、西班牙
D. 美国、法国
10、马克思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沙俄“不花--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好处”主要是指
A.获得巨额赔款
B.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C.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D.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11、戊戌变法内容中,损害顽固派利益并引起官员震动的条款是
A.发展农业、商业 B.训练新式海军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废除八股取士,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12、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机关刊物”指的是
A.《万国公报》
B.《新青年》
C.《时务报》
D.《民报》
13、综合下表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关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在二战中参战人数最多 B.中国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在二战中伤亡人员最多 D.中国在二战中战区面积最大
14、在毛泽东所作的《长征》一诗中,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是指
A. 中央红军
B. 全体工农红军
C. 红一、二、三方面军
D. 红一、二、四方面军
15、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下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的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6、作家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情节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7、某学者指出:“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三民主义 B.维新变法 C.民主科学 D.自强求富
18、香港、澳门的回归,其重要意义有
①标志着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④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
19、据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下表各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C.帝国主义列强侵略
D.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20、 1973年,国民经济回升,社会趋向稳定的原因是
A. 朱德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B. 陈毅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C. 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D.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21、世界的法制历程,历尽千载风尘,吐故纳新绵延不绝,法制社会人心所向。在两河流域,出现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
22、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⑯__________________,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23、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请结合下列史实写出对应的条约名称。
(1)外国侵略者最初从 中获得领事裁判权。
(2)增开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
(3)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
(4)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的条约是 。
24、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_________创办了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了“_________”的道路。
2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_________火烧圆明园;_________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自杀殉国。
26、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深圳B.珠海
27、请按要求完成填空。
(1)公元前3100年左右,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建立起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字塔是这一王国的文明象征,那么,这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____。
(2)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 __________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古希腊神话影响广泛,______________是其宝贵的文学遗产。
(4)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而国家统治权实际上掌握在____________ 手上。
(5)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6)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_____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8、2020年10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____、全面依法治国、____。”
29、1851年1月1日__________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30、洋务运动的口号:____和____。
31、
(1)请写出上图的名称。图片正中讲话的人是谁?
(2)这个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32、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遭受过哪两次重大挫折?从“革命道路”“生死攸关”两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33、国共两党关系对中国政局有很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进行的战争名称。
(2)分裂:1927年哪一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
(3)合作: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哪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分裂:请写出1948年——1949年国共之间进行主力决战的三次重大战役名称。
(5)感悟: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对历史的影响中,你能总结出什么道理?
3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92年召开的哪次会议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哪次会议?
(2)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分别是哪次会议?
(3)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哪次会议?会议召开在哪一年?
(4)从以上思想理论起到的作用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