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3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较为有效地抵制外国经济扩张
C.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 D.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2、2012年是晚清名将左宗棠200周年诞辰,近期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军旅作家陈明福撰写的《晚清名将左宗棠全传》。下列活动属于左宗棠的是
①被清政府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②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
③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④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 )
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义和团运动失败 ③中国抗战胜利 ④人民解放战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制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的标志是
A.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任大总统
C.清帝退位 D.中华民国成立
5、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 决定农村土地改革 B. 实行改革开放
C. 实施了“一五”计划 D. 发动文化大革命
6、《共同纲领》所起的“临时宪法”的作用,截止到哪一年?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7、1897年2月11日,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当时最有利于其诞生的国内环境是( )
A.上海成为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窗口 B.清政府放宽对民营企业的限制
C.“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蓬勃开展
8、下表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统计,指出表格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
C.民族工业打败了外国资本
D.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无暇顾及
9、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
A.打土豪,分田地 B.地主减租减息
C.实行耕者有其田 D.实现土地公有
11、2013年11月,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赴南海开展试验和训练,我国海防建设又前进了一步。在近代反侵略的悲壮历史中,抗击日寇、殉国黄海的海军将领、民族英雄是( )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关天培 D. 左宗棠
12、1956年1月2日,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的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了!这一伟大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他如此兴奋是因为上海
A.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B.实现了一五计划的目标
C.主持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实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13、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 )
A.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B.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C.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D.可以对不满中国的国家使用核武器
14、某班级以“《辛丑条约》签订后的中国”为主题排演一场历史剧。下列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北京东交民巷里有中国人在居住
B.北京人民秘密组织反帝的活动
C.光绪帝宣称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D.官员在通商口岸严格依照《大清律例》对外国货物征税
15、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成立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创建中华民国。这群人属于
A.农民阶级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16、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在哪一口号的指导下进行的( )
A. 科学 B. 求富
C. 自强 D. 民主
17、下边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广州起义
B.新文化运动
C.安庆起义
D.义和团运动
18、四十中学八年级同学在讨论“为什么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关于其爆发根本的原因,正确的是
A.清政府腐朽落后
B.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19、下表中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 )
工业领域: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
交通领域:修建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
科技领域: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0、中国民族工业兴起于
A. 19世纪一二十年代
B.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C.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D.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1、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是——
22、某校要设计一条红色研学旅行路线,请你提供素材。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会师。
23、1992年,邓小平的 _________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4、______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______年底我国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25、____________领导的辛亥革命以疾风暴雨之势推翻了长达260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26、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________________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________的开端。
27、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一五”期间,川藏公路、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8、世界的法制历程,历尽千载风尘,吐故纳新绵延不绝,法制社会人心所向。在两河流域,出现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 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
29、1840年爆发的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37年爆发的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0、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当时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陕甘宁边区首府( )。
31、回眸过去,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写出此条约中破坏领土主权的条款内容。
(2)“…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略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材料中的“条约”是指的是什么?
(3)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5)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运动体现了什么样的性质?
32、在学习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单元的内容后,为了更好地对这一时期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小明总结了这样的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
(1)请写出“工业起步”(即“一五”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
(2)“宪法保障”,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什么时候制定的?它确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制度确立”与“三大改造”有关,“三大改造”分别指什么?
(4)“出现失误”指的是哪些历史事件?
(5)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33、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和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虎门销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爱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与英国商定
——中英《南京条约》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虎门销烟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条约的签订与清政府哪一场战争的失败有关?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目的?
(3)该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对我们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