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蚌埠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挺进大别山

D.红军长征

2、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著名论断,出自于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

3、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下图是陈云同志的题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映了20世纪我国思想界的一次大讨论。这场讨论是针对(     

A.文化大革命定性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C.“两个凡是”的问题

D.新时代阶级斗争问题

4、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历史观点

A.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B.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D.北伐经过的农村,爆发了农民运动

5、下图所示的是某纪念馆石刻,它锁定了中国时局转变的关键时刻,该纪念馆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东北沦亡

C.台儿庄大战 D.西安事变

6、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洋务运动破产

7、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点有

①都是知识分子发起的爱国运动   ②都是为了拯救陷于危亡的中华民族

③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④都是因为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引发的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在北京、上海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下面历史事件中两个城市先后成为事件中心,且两个城市一南一北遥相呼应的是:

①戊戌变法②新文化运动③五四运动④一二九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采取的举措有(     

①设置深圳经济特区

②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③设置浦东新区

④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10、下列起义属于同盟会成立之后发动的是

①萍浏醴起义 ②安庆起义 ③广西起义 ④黄花岗起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如图是“赵登禹路”路标,与赵登禹将军有关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皖南事变

12、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是

A.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第一颗氢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13、两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外国侵略者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B.勒索中国大量赔款

C.直接威胁清朝统治中心地区

D.有利于侵略者占据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财富

14、某班举办了一次“历史人物角色即兴表演活动”,下列表演符合史实的是

A.康有为的扮演者:“祖宗之法不可变”

B.李鸿章的扮演者:“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器物,更要大开国会,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C.孙中山的扮演者:“彻底摧毁一切不合理的剥削制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D.陈独秀的扮演者:“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是(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实现了国民一律平等

C.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原则

D.结束了封建统治秩序

16、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下列事件中体现唐朝时期民族和睦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澶渊之盟

D.文成公主入藏

17、下图是民国时期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时的照片。从图中可以得到的信息不包括(  )

A.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开始穿西装、礼服

B.当时的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C.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D.西方思想对中国的传统习俗带来冲击

18、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临时约法》

19、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下面文艺作品与其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①《子夜》——茅盾

②《狂人日记》——冼星海

③《骆驼祥子》——鲁迅

④《愚公移山》——齐白石

A.   B.   C.   D.

20、2017 年 4 月 26 日,中国首艘 001A 型国产航母下水,为海军生日添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

A. 北洋舰队   B. 东海舰队   C. 南海舰队   D. 华东军区海军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75 年,清政府任命_____为钦差大臣,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在舰身严重受损、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吉野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就,________被誉为“两弹元勋”;____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3、请将下列中国“第一”的历史事件填写完整。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中国近代第一个赔款最多的条约:  

 

24、列强罪行: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________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25、_________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_________________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26、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割让_______给英国;_______(战争)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

27、文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魏源编著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的著作是

(2)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是

(3)《狂人日记》提出打倒吃人的礼教。该作品的作者是

28、戊戌变法历史103天,因此又称________

29、根据下列提示相关的历史内容

(1)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梦想——

(2)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

(3)1990年上海成立的经济开发区——

(4)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水稻——

(5)2001年12月中国加入的国际组织─—

30、解放南京:________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让我们踏着国人的足迹,共探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历程。请回答:

(1)在中国近代化起步的历程中,留下了四个艰难而又清晰的足印,请根据提示写出ABC探索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2)维新变法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3)B事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4)C事件的口号是什么?

(5)从上述四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探索近代化进程的特点是什么?

32、19世纪末美国提出的侵华政策是?

33、小历同学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的说法正确吗?说明理由。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斗争维护和平

【边境起烽烟】

材料一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作战》

(1)根据材料一,请写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英雄卫家园】

材料二   志愿军将士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国鸭绿江

(照片)

(2)请你给材料二的照片配上一个恰当的口号。请分别写出材料中所提到“用胸膛堵枪眼”“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的英雄人物的名字。

(3)你能从志愿军战士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功绩耀千秋】

材料三   1950年,毛泽东曾说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也说过“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考号

(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你从抗美援朝的胜利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