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遇难人数超过30万。这反映( )
A.日本既定侵略中国政策
B.日本实行奴化教育的罪行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日本军国主义的凶残本质
2、列强入侵造成了近代中国深重的民族危机。如图图中地点与相关事实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地为《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B.②地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署地
C.③地园林内珍宝在1860年被日军洗劫一空
D.④地为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3、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被割占的领土是( )
A.台湾
B.香港岛
C.辽东半岛
D.九龙司地方一区
4、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B.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5、中国改革的启动最直接的动因就是旧有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生存的危机下寻求逆向突破。材料旨在表述改革开放的( )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6、建国初期的(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运动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大跃进
7、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初一份震惊中外的报告,这样评价主要是因为报告中“改革”( )
“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运动的报告》 |
A.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基础
B.保障了解放战争胜利
C.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实现了土地的集体所有
8、近代中国,努力践行“实业救国"的状元实业家是( )
A.张謇 B.詹天佑 C.张作霖 D.吴佩孚
9、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了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雷锋等先进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 )
A.集中在推进了工业化实现
B.说明中国改变了农业落后面貌
C.充分表现了艰苦创业精神
D.证明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10、1878年美国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煤气灯也随之被淘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蒸汽机的改良
B.内燃机的出现
C.电的发明和应用
D.汽车的应用
11、“冲击——反应”模式是指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A.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戊戌变法
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
12、“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在“这里”召开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古田会议
13、戊戌变法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 45 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以上材料说明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中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C.戊戌变法改革政府机构 D.戊戌变法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14、为我国参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的事件是( )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加入金砖国家组织
C.加入不结盟组织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的土地改革,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
B.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C.解放和发展了农科生产力
D.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16、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 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
A.北伐失利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安庆失陷
17、有关20世纪初的四位中国人工作、生活情况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李立在重庆外国人的工厂上班
B.吴常目睹外国军队驻扎在山海
C.钱钟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D.田美在广州的一家洋行里做买办
18、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自此,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历史宣告结束。规定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斯大林解释说,张学良分量不够,怎能做全国抗日领袖,中共也一时没有领导抗日的能力。蒋介石虽是一个“可憎的敌人”,但他是中国唯一有希望的抗日领袖。请问斯大林发表评论是针对什么事件( )
A.九一八事变
B.重庆谈判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20、小明同学在复习历史时,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以总结我国建国后的科技成就: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核技术。1967年我国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1970年,我国又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1号’卫星。文中出现几次错误( )
A.1 B.2
C.3 D.4
21、中共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22、重庆谈判:
(1)谈判目的:蒋介石(或国民党):___________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
(2)时间:1945.8——10
(3)结果: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___”
23、中国近代史上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民族英雄是_____;百日维新失败后喊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____。
2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_____________》,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5、 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6、______年8月,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27、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___________;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___________。
28、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 ______;
29、________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0、下图人物是______
31、那一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1)指出材料中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西藏和平解放有什么意义?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在西藏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以促进西藏地区的发展?
(3)西藏地区的发展得益于哪些因素?
3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事件。
(2)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写出一点即可)
(3)被称作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事件。
(4)被称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
(6)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的事件。
(7)今年是建党百年,请你写一句祝福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
33、读材料并简答:
材料: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2)“邓小平成为党的领导集体核心的会议”内容还有哪些?
(3)这给我们今后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3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勿忘国耻,以史为鉴,振兴中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95年开始,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材料二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悍然向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守军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材料三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各方面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内容,请你说出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并举出抗日战争中的国共两党抗战名将及战役各一例。
(3)材料三中的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谁?
(4)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百年的国耻,简述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