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炎培在诗歌《天安门歌》中写到“国民改为人民,中间用意深深。民众站立起来,堂堂地做个人……”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新中国的成立
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并正确认识其影响,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下列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影响,认识正确的是
A.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C.《辛丑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D.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李大钊曾说:“他们(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是由于( )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的侵略缺乏警觉
C.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革命不彻底
4、著名作家宋云彬的日记记载到:“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国歌……”这篇日记所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5、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
A.中法战争的爆发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下列选项中很好地践行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是( )
A.严惩贪污腐败
B.惩处网络犯罪
C.治理工业污染
D.打击恐怖主义
7、“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8、“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以拯吾民。”为此孙中山进行的斗争是
A. “二次革命” B. 护国运动 C. 护法运动 D. 辛亥革命
9、下图是同学们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依此判断,该剧本的名称应该是
A.近代开端
B.走向共和
C.军阀割据
D.国家统一
10、1915年总统府顾问、美国学者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极力鼓吹君主制,提出君主制较共和制更适合中国。他的言论是
A.宣扬宣统皇帝复辟 B.为袁世凯称帝造势
C.怀念傀儡清政府 D.主张美国实行君主制
11、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人人封章(上书),得直达于上(皇上)。”材料反映的戊戌变法的内容是( )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鼓励兴办工矿企业
D.裁撤冗官和多余的衙门
12、1911年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 )
A.学生
B.工人
C.市民
D.新军
13、陈独秀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评价正确的是( )
A.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B. 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C. 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 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千百年来的历史积淀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这场运动为扬弃和超越旧文化所高举的大旗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反帝、爱国
D.民主、科学
15、某电视台摄制红军长征宣传片,栏目组要拍摄反映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场景,应到
A.遵义
B.吴起镇
C.会宁
D.延安
1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
①土地改革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运动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小陈的家乡被日本统治50年之久,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祖国怀抱,他的家乡是
A.南京
B.西藏
C.台湾
D.东北三省
18、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前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体现了
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
C.互助思想
D.博爱思想
19、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下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国共合作的产物
B. 蒋介石担任校长
C. 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D. 开办于百日维新期间
20、鸦片战争后,美、法以利益均沾为由,乘机要求取得英国在战争后所得到的全部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
A.《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和《望厦条约》
C.《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D.《虎门条约》和《黄埔条约》
21、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
22、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确定 _______________ 三大政策,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3、洪仁玕写成《_______》,提出要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鲁迅的短篇小说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呼吁人们推翻人吃人的制度。
24、古田会议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到1930年,建立的面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
1931年冬,___________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___________定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5、第一个横渡大西洋的人是________。以________为首的雅各宾派当政后,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26、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建立;2015年。我国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_。
27、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___________》;随后,清政府在于英、法、美签订的《________________》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28、1906年,A_______________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__》。
29、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被迫签署的条约是《_________》。
30、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_______宣告成立。《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创建民主共和,他和他的战友们经历了长期斗争,付出了极大牺牲。
阅读后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革命前期,孙中山创建了一个革命团体和一个革命政党,请分别指出。
(2)革命政党创建后,革命志士相继发动起义。请列举两例。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不少的成果。请列举两个。
(4)结合教材谈谈你对孙中山的认识。
32、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贯穿其中,两党几度和谈,共谋民族大业。之后关系破裂,走向战争。
(1)20世纪30-40年代,周恩来参加了哪两次重要的国共谈判?
(2)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都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举出1938-1940年国共抗日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3)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组织了哪四次重大战役,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5)军事优势和美国的援助没有使国民党赢得内战,而人民解放军却能在三年里就打败了国民党,请你谈谈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
3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根本原因是?借口是?暴行是?
34、近代化主要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回答:
(1)上述四次运动分别是由什么阶级派别进行的?
(2)他们各自的基本思想主张是什么?
(3)1919年以前,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4)就其中的一次运动说出它对中国近代化产生的主要积极作用?
(5)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近代化的过程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