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中山组织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地点是( )
A. 南京 B. 东京 C. 檀香山 D. 汉口
2、2019年,青岛市政府印发《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并于2020年1月6日起正式施行,垃圾分类成为了个人生活中必须学会的一件事。此项举措体现的主要理念是( )
A.创新
B.共享
C.绿色
D.开放
3、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能够再次合作,共赴国难的原因是( )
A.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 中美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 国共两党的矛盾消除了 D. 中日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三民主义,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5、由此,中国第一个举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帜,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中参战时间最早、抗战时间最长的国家。材料中的“此”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南昌起义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6、小小邮票承载着历史信息。下面两张邮票纪念的历史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打垮了美国
C.巩固了国家政权
D.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7、1926年广东省农民协会创办的《犁头》周刊,刊载了漫画《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我们的将来》(见下图,其中“我们”指农民)。该漫画创作的时代背景为( )
(注:石头上坐着“帝国主义”“军阀”“买办”“大地主”“土豪”“劣绅”)
A.国民党一大的胜利召开
B.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8、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消灭了个体农民
B.消灭了资本主义
C.建立起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D.消灭了剥削制度
9、下列有关孙中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领导并成功发动了广州起义 B. 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C. 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 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10、“雄起起,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战歌记载了一段令中国人难以忘怀的可歌可泣的历史。这首战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11、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B.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C.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12、对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指的是( )
A.左宝贵
B.邓世昌
C.丁汝昌
D.关天培
13、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土地改革运动基本结束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4、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由封建帝制走向共和制的历史事件是
A.北洋政府的统治 B.辛亥革命
C.中华民国的创建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5、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初中历史学习的要求之一。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
B.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
C.在维新派推动下,光绪帝宣布实行变法
D.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16、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
②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③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
④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1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严重失误不包括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1958年总路线的提出
C. “大跃进”运动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8、2019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8时整。在一个纪念馆集会广场,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缓缓升到杆顶,随即又缓缓下降……这是为了纪念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南京大屠杀惨案
C.抗日战士血染卢沟桥 D.淞沪会战惨败
19、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华兴会成立
B.兴中会成立
C.公车上书
D.严复主持《国闻报》
20、重温历史,缅怀英雄,下图中的人物是( )
A.抗日战争英雄 B.人民解放战争英雄
C.抗美援朝英雄 D.社会主义建设模范
21、1915年,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9年,______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在中华大地上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22、在老师指导下,某历史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这一主题进行探究。下图是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在图中方框内填上未完成部分的内容。
23、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什么__,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__。
2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的创造性构想;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建设成就被世界各国誉为“___________”。
25、毛泽东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1)北伐期间,他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_______。
(2)面对西北边疆危机,他力主收复新疆,“尺寸不可让”_______。
(3)以“实业救国”为已任的“状元实业家”_______。
27、口号:义和团曾提出“________”的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________的斗争意志,又具有________的落后性。“扶清”,则反映出义和团对________的本质认识不清。
28、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内容。
(1)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______。
(2)太平天国运动中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______。
(3)清政府建成的新式海军中规模最大的舰队--______。
(4)1899年向英、俄、德等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的国家--______。
29、牺牲将领:保卫北平的战斗中,________、________壮烈殉国。
30、鸦片战争后,英、_____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_____次鸦片战争。
31、南京和北京作为两大古都,南北相望,成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南京篇)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它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1)请你举例说明南京“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
(2)你认为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的主要依据分别是什么?
(北京篇)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3)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4)在解放战争的哪次战役中,北平和平解放,千年古都回到人民手中?
(5)你从上述内容中获得哪些启示?(至少写出2点)
32、“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顾我党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总有精神力量鼓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红船精神——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最初的“梦想”是什么?后来,在中共“二大”上,又是如何发展的??
(2)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开始。毛泽东是在哪一事件中改变计划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的?你认为毛泽东这一行动,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3)长征精神——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中的哪一事件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延安精神——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在抗日战争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在抗日根据地采取了怎样的土地政策?
(5)“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那么,你认为这些精神有哪些共同内涵?
33、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理论不断创新,指导党和国家的发展建设。根据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统一的思想。
(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后形成理论。请说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代会和这一理论的名称。
(3)列举确立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党代会两例。
(4)说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5)说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中国梦)是什么?
(6)结合所学谈谈你的感受。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的……在1931年至1937年的六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并且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薄抗日”“联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莫定了基础。
——摘自2017年2月《求是》杂志《为什么是“十四年抗战”》
材料二 整个抗日战争,是靠两个战场支持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摘自《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
材料三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牵制了日军大部分的兵力,减轻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对英、美等国的军事压力,有效地配合了远东盟军的行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说说“十四年抗战”中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2)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自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一次经典战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