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洋务派当时所办的工业中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是
A.汉阳铁厂 B.湖北织布局 C.轮船招商局 D.江南制造总局
2、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形成了的对外开放格局。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
B. 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C.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3、我国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重大举措是( )
A.改革开放
B.加入WTO
C.申办29届奥运会成功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在新疆,人们把一种柳树称作“左公柳”是为了赞扬和纪念( )
A.林则徐
B.魏源
C.左宗棠
D.邓世昌
5、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 3 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
A.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保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顺利进行
C.开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新局面
D.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6、对下图中A、B、C处所示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事件标志着我国工业化的起步
B.事件是指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事件使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D.以上事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
7、下列文学家、艺术家及其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
A.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B.冼星海——《毕业歌》
C.徐悲鸿——《虾》
D.鲁迅——《子夜》
8、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几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发展时期,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②改革开放,新的征程
③和谐社会,全面小康 ④探索建设,曲折前进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9、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陈旭麓说:“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的群体意义的觉醒也由此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折点。”由此可见,二人都认为甲午中日战争
A.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有助于民族意识觉醒
C.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0、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意义,实际上1860年代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下列体现“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的主张的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11、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耻辱和抗争。以下事件发生在南京的是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签订《南京条约》
③五四运动的爆发 ④签订《辛丑条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日本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是湖南、四川、江苏、广东
13、《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以下书籍的主题是
A.进行民族民主革命
B.主张变法改良
C.重视发展教育
D.主张发展军事工业
1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①《新青年》 ②北京大学 ③清华大学 ④“民主”与“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④
15、2013年6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领域的巨大成就。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先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1号”卫星遨游太空
C.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16、下列关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人成立了京汉铁路总工会
B.把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C.遭到帝国主义和吴佩孚的镇压
D.罢工取得了胜利
17、1945年8月发生的事件不包括( )
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我国东北
C.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
D.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18、以下不属于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的是( )
A.民主 B.民族 C.民权 D.民生
19、1949—1953年,新中国巩固新生政权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
①抗美援朝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土地改革 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20、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那么,“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二•九运动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3)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4)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2、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南洋、北洋和______三支海军;《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24、三民主义中的______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5、______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
26、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____”,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战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____”。
27、1951年,_______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____》,真正的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决定____为国务院总理。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年份
(1)公车上书开始于——
(2)中国同盟会建立于——
(3)五四爱国运动开始于——
(4)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
(5)黄埔军校创办于——
30、我国积极的进行了社会主义探索并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
1950-1952年 (1)____________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1953-1956年(2)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1956年(3)________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要成果。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4)____________。
31、1949—1952年是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时期,据此,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这一时期,我国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哪次会议通过的?
(2)这一时期,我国在国际上同帝国主义进行了什么斗争?结果如何?
(3)这一时期,中共同封建势力进行了一场什么斗争?主要在哪一地区开展?
(4)这一段历史对我国有何影响?
32、小导游:写一段关于京师大学堂的解说词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前身。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如果你来当京师大学堂的导游,你会对游客怎么介绍京师大学堂呢?
33、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是在哪次战争中签订的?
(2)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是哪次战争中签订的?该条约的影响是什么?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是哪次战争中签订的?其影响如何?
(4)从近代中国的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34、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在探索中,中国人寻找出正确的发展道路,道路自信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写出材料一中的A、C、D三次战争及签订的条约。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2)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并指出近代化道路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机经过了走西方的路、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上独立的正确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使中国走上独立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这一正确道路有什么显著特点?
(4)百年求索路漫漫,华夏逐梦踏征程。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