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这幅挽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张学良
B.叶挺
C.李宗仁
D.孙中山
2、照片拍摄于1945年9月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这是中国人民( )。
A.北伐战争的胜利成果
B.抗日战争的胜利成果
C.解放战争的胜利成果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成果
3、北京大学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与下列一位人物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密切相关,他是
A. B.
C.
D.
4、某班同学梳理教材标题(如下图)进行复习。据此复习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B.长征的胜利属于中国工农红军
C.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英勇抗日
D.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抗战
5、五芳同学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总结,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标志是( )
A.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 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
C. 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 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7、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 作战双方没有变化 B. 原因一脉相承
C. 性质一样 D. 结果大同小异
8、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从巴黎和会的据理力争,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9、某同学搜集到一则材料:“1926年8月27日,叶挺独立团翻越高山,抄小路绕到吴佩孚守军的背后,迅速突破阵地,与其他部队一起攻占了汀泗桥。随后,独立团攻克咸宁,并于8月30日攻克贺胜桥。”据此推断他的学习内容是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张学良东北易帜
D.工农红军的英勇作战
10、下列属于古代罗马政治体制的有( )
①元首制 ②君主立宪制 ③共和制 ④城邦民主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新走向,突破了历代王朝循环演进的机制,打碎了传统中国整个政治体制”。这句话表明辛亥革命( )
A.废除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D.推动了民族的思想解放
12、标志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完成拨乱反正的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1980年邓小平所做的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
D.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13、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京师同文馆 ②废除科举制 ③创立《申报》 ④创办商务印书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14、下列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搭配不正确的是
A.护国战争——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B.转战陕北——揭开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C.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D.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
15、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这样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请问哪次会议为筹建新中国做了准备( )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大
D.中共八大
16、近代史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俄国
17、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八七会议
C.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七大
18、新华杜2019年12月19日电:2019年,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风不减。在联合国舞台上,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足额缴纳联合国会费,积极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推动各方对话协商解决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B.中国在联合国占有主导地位
C.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各种事务 D.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主要进行的地区是( )
A.少数民族地区的
B.边疆地区
C.老解放区
D.新解放区
20、某楹联作品:风云六十年,喜宁夏山川,正天变蓝、水变绿、城变美;画卷三千里,看黄河儿女,让路成网、车成潮、梦成真。该作品描述的自治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题文)历史意义:它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________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________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________战争的胜利、维护____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________得到提高。
22、1992年中共______(会议)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奋斗目标。
23、_____和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4、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25、根据下列内容提示请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
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
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抗美援朝的总司令——
党的好干部——
26、请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其性质是一次彻底反__________反____________的爱国运动。
(2)________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开幕,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了。
27、总理请全国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28、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__________________。
29、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________》、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是《________》、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________》
30、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_____,采用____练兵。____利用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__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3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什么?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它包括哪三项内容?1911年10月10日晚,革命党人取得了哪次起义的成功?随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以谁为都督?辛亥革命有哪些影响?(写出三点)
32、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是哪一年在哪一次会议上实现的?此次会议有哪些重要内容?请结合史实谈谈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伟大作用。
33、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推进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什么?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2)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处理这一事变的方针是什么?确定这一方针的出发点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由内战到联合抗日”还做了怎样的努力?
(3)从1948年9月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抓住时机同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决战包括哪几次战役?战略决战的意义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抗战胜利后,又通过三年解放战争战胜了装备精良、实力强大的国民党军队,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统治而建立了新中国,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34、(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指出:“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表示:“为求我中华民族之永久生存,及国家主权之领土完整,对于侵犯我主权领土,与企图毁灭我民族生存之帝国倭寇,决以武力解决之。”
材料二 丘吉尔在谈到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时说: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苏联元帅扎哈罗夫说: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牵制在中国。军事史家富勒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府宣言发表的相同背景是什么?(2分)宣言的发表具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