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汉中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正确的顺序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C. 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D. 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2、中国爆发了以“废弃偶像,崇拜上帝;诛灭妖朝,创建新朝”为目标的农民运动,这次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指的是

A.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

3、下图中①处应填(     

A.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

4、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帝王专制史”到“民主政治史”的分界点是( )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5、“企业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接受这样一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这样一种和平方法”是指(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无偿没收

D.赎买政策

6、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 )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

A.武昌

B.云南

C.南昌

D.南京

7、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最能体现日军这一侵略战略的军事行动是( )

A. 七•七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九•一八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8、“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邓世昌用热血和生命践行这一誓言是在

A.丰岛海战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9、学习历史应学会区分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出现

B.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C.洋务运动在军事、民用和交通业等领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10、1949年6月19日,毛泽东给宋庆龄写了一封信,“庆龄先生,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毛泽东邀请宋庆龄北上是为了

A.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联合民主人士,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C.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共同商讨建国大计

11、《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A.爆发了五四运动 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发动新文化运动

12、当你观看纪录片《抗美援朝战争》洲时,你会看到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司令员(  )

A.毛岸英

B.周恩来

C.彭德怀

D.朱德

13、他认为音乐与其他艺术一样,是在替大众呐喊,他谱写了《毕业歌》《卖报歌》《铁蹄下的歌女》等反映社会大众苦难生活的歌曲,他潜写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是

A.聂耳

B.冼星海

C.徐悲鸿

D.茅盾

14、14~16世纪的西欧,开始冲破神学的黑暗桎梏,肯定人性;挑战大海的惊涛骇浪,寻找出路。“肯定人性”与“寻找出路”共同推动了

A.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欧洲人大量向海外移民

D.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5、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的是

A. 马克思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16、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学与推论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洋务运动

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

B

公车上书

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C

戊戌变法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D

义和团运动

提出了“反清灭洋”的口号

A.A

B.B

C.C

D.D

17、有学者指出:由于早期工业化以抵御外侮为最初动机,兴办军事工业以增强军事力量便成了工业化的第一步,清政府从1865年开始大规模创办军事工业,到1890年共开办军用企业21家。该材料印证了洋务运动(     

A.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B.前期的目的是“自强”

C.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

D.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18、图是2013年揭幕的马可·波罗骑马雕像,它坐落在扬州城。当初马可·波罗来华时,中国正处于(  )

A.唐朝时期

B.元朝时期

C.明朝时期

D.清朝时期

 

19、中国民主革命彻底完成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

D.三大改造完成

20、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共产党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

C.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________年。

 

22、填空题。

(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_______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________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________的诞生。

23、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____________,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解散________;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___________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________。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____________,可指定继承人。接受________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1915年末,下令以1916年为“________________”,准备元旦登基。

24、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回眸过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风雨兼程,抛头颅洒热血,取得了革命胜利。随后,不断探索改革,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富强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1926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国共两党合作所进行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攻占了哪座城市,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25、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反对袁世凯的第一次斗争_______,导火线是_______案,这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袁世凯死后,国内陷入了_______的动乱之中。其中势力较大的有:以冯国璋、曹锟为首的_______军阀;控制着北京政府_______军阀;盘踞东北的_______军阀。

26、填空题。

(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____;1905年8月,孙中山在____成立中国同盟会。

(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是_____

(3)1912年元旦,_____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历史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孙中山和黄兴等的反袁斗争,发动了“______”。

27、(1)公元前3100年左右,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建立起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字塔是这一王国的文明象征,那么,这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

(2)基督教的创始人是传说中的_____;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____

(3)文艺复兴的先驱是_____,其长篇诗作是_____

28、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如图(图一)中对应的题号内

A.辛亥革命首义地点:武昌

B.中华民国成立地点:南京

29、1856年,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______”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______,日本借机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归还费用。

30、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材料中的“辛丑”指的是哪一年?在这一年签订的是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

3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用了28年的时间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目标明确】

(1)中共一大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并肩战斗】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讨伐北洋军阀的是什么战争?

【吸取教训】

(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暴动,开辟了井冈山道路。这一系列武装暴动开始于哪次起义?

【走向成熟】

(4)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率领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

【指导思想】

(5)中共七大确立了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推翻黑暗】

(6)中国共产党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标志是什么?

【感悟历史】

(7)回顾这段艰苦的岁月,你有什么感想?

33、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949年10月1日,①____成立,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②____,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1951年,③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④____,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⑤____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4)1953年,⑥____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4年,第一届⑦____(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⑧____的宪法。

(5)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⑨____的转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的历史性转变。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和北京各校学生的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飘萍报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材料二

材料三:北京“六三”大逮捕消息传到上海后,经上海学联联络,实现了商店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罢工斗争不断扩大,进入最高潮,以致上海市外市内、海上陆上。交通和电话通讯均告断绝。与此同时,全国三十多个城市,也卷入到斗争中来,五四爱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口号“外争国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一条)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分别指出19196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五四运动能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4)五四运动过去的九十多年来,“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你谈谈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