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呼的口号是
A.攘外必先安内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反对华北自治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学校组织去西安研学旅行,同学们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时,发现墙上有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这里的“历史的转折”是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停止 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D.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3、( )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A.新发展理念 B.“四个全面” C.“三严三实” D.“两学一做”
4、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确定的代国歌是( )
A.《五星红旗》
B.《歌唱祖国》
C.《义勇军进行曲》
D.《黄河大合唱》
5、凯撒命人编制的新历法,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的是
A.夏历
B.太阳历
C.太阴历
D.儒略历
6、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杨秀清的过错
C.石达开的意气用事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某导演筹拍电影《1912年北京故事》,反映中华民国的新气象。以下场景能够入选的是
A.人们相见大多行握手鞠躬礼
B.进京赶考的学子在读《新青年》
C.百姓到东交民巷县令处伸冤
D.一男子因为剪掉辫子遭到抓捕
8、与这张图片所反映历史事件关系最紧密的文献是(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论持久战》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因为( )
A.孔子反对他们所提倡的新文化运动
B.“孔家店”代表了封建礼教
C.他们想标新立异
D.“孔家店”代表了宗教迷信
10、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最合适的歌词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D.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11、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
A. 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
B. 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C. 英商迫使清朝降低进出口货物税款
D. 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12、近代中国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世界书局
B.中华书局
C.商务印书馆
D.知心书局
13、下图漫画与哪一文献有关(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1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解放思想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回顾我国近现代历史,下列关于思想解放及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
B.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
C.党的八大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讨论,推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革结束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5、在我国近代的反侵略抗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与如表中爱国将领英勇事迹相关的战争是
姓名 | 籍贯 | 官职 | 阵亡地点 |
邓世昌 | 广东番禺 | 副将加提督衔 | 黄海大东沟 |
杨用霖 | 福建闽县 | 副将 | 山东刘公岛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镜头一:商人到广州日本人开设的工厂洽谈生意
B.镜头二:商人身着中山装参加活动
C.镜头三: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D.镜头四:商人的照片挂在厅堂内
17、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望两岸共圆“中国梦”。历史上能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①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
③北伐战争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8、晚清及民国时期,中国正处于大变革阶段,官方、学者、商界等兴起办报热潮,这些报纸承载着一段段厚重的历史,如图是1936年12月13日《申报》的一个版面,从中你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日军占领南京,进行血腥大屠杀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C.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实行“兵谏”
D.《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19、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包括
①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②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空军
③空军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 ④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和战略支援部队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2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面是历史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后设计的四个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学习专题,其中错误的是( )
A. 洪秀全―――太平天国 B. 李鸿章―――洋务运动
C. 胡适―――《庶民的胜利》 D. 孙中山―――三民主义
21、三大改造期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_________,实现和平过渡的社会主义改造创举是_________。
22、1915年,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青年》和______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3、在中英《北京条约》中,增开__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24、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________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5、策略:利用有利地形,构筑工事,______,消耗敌人。
26、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 ______,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 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7、五四运动前期的主力:⑥_____。
28、历史上的口号或主张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的特征。
(1)洋务运动期间,在“ ” “求富” 口号指导下,洋务派开展了一场维护清朝统治
的自救运动。
(2)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新文化运动提倡 与科学,促使人们思想空前解放。
29、战果: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_________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30、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立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1、通过学习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袁世凯上台后,开始实行独裁统治。他实行独裁统治的表现有哪些?
(2)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请分别写出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的领头人。
32、在革命战争年代诞生了“红色革命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精神)
(1)写出102年前在民族危难之际,率先挺身而出,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行径的先锋。
(长征精神)
(2)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毛泽东指挥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是什么事件?
(延安精神)
(3)延安是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1940年下半年,哪次大规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学习感悟)
(4)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33、 新华网北京2011年10月9日电 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
(1)a.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b.孙中山把这个政党的十六字纲领在其机关刊物上进一步发展,成为了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是什么?
(2)a.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b.说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准确日期(年月日)。
(3)a.辛亥革命期间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令是什么?
b.从此,什么观念深入人心?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接力奋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习近平阐述中国梦: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找到了一条什么道路?
材料二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把他们的责任、权利和权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当时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1979年,深圳还只是南方沿海地区一个贫穷的小镇。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00多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5万元。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料市场”等,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地位。综观上述几则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