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商洛中考历史真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那次大会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二十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材料中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中共七大 D.政治协商会议

2、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又分地"的意义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错误   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和西征的目的是

A.推翻清朝的统治和巩固政权 B.充实太平军经济力量

C.断绝清政府财政来源 D.军事上进入鼎盛时期

4、标志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历史事件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5、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2001年。”催生这三次创业高潮的原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企业自主权、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开放14个沿海城市、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开放上海浦东、设立海南经济特区、提出三个代表的理论

6、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先进人物与称号搭配错误的是(     

A.王进喜——“铁人”

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D.钱学森——“计算机之父”

7、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平反冤假错案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8、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长沙会战

D.平型关战役

9、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一二·九运动

D.八一三事变

11、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为变法而流血,为唤醒民众而献身的维新志士是()

A康有为

B.谭嗣同

C.袁世凯

D.梁启超

 

12、下列选项中,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而采取的措施有   

①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②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清帝必须退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下图漫画所示人物袁隆平备受人们喜爱。其主要原因是画中人物( )

A. 参与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B. 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 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D. 参与研制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14、“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几句脍炙人口的歌词中“改革开放富起来”歌颂的是

A.周恩来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毛泽东

1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下列人物中,热情歌颂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6、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对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表文告称:“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 )

A.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

B.中国革命的艰巨性

C.打击封建军阀的紧迫性

D.发起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17、《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元老院

C.庄园法庭

D.议会

18、实现了私有制经济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转变的伟大创举是(     

A.走合作化道路

B.发展公私合营

C.实行赎买政策

D.建立人民公社

19、“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青化砭战役

C.沙家店战役

D.孟良崮战役

20、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装不良……中国民众……实际上尚含有无限生气……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他说的“拳民运动”指的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下列内容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身堵枪眼,血染上甘岭—--—

(2)"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被迫害——

(3)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4)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2、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中国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______

23、(1)《天津条约》签订后增加开放的通商口岸①处是________;《马关条约》签订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②处是________

(2)________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________5月4日,北京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

(3)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___上将壮烈殉国;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将军血洒疆场。

(4)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取得的___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取得________战役的胜利,成功解放了东北全境。

(5)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________》;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________》,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4、袁隆平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的成功是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25、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___________会战爆发。抵抗史实:___________率全营守卫宝山壮烈牺牲;___________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国空军首次参战。意义:___________战时陪都是___________

南京大屠杀:时间:___________被害人数是___________

26、   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了圆明园。1900年,______联军进犯北京,中国首都再次沦陷。

28、兴办新的文化

教育事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____;派遣____出国深造等。

29、辛亥革命性质:_______革命(即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______、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______》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请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

3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是好景不长,随之迅速凋零。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

(2)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为什么萧条?

33、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国分别与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的哪一原则后来成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使全乡村的人民均获得同等的土地,并归各人有…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及在特定条件下出租的权利。

——中国共产党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二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如图),受部队与群众游行队伍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宣告旧时代的结束。

材料三  (如图)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意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材料一内容的实施对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一次战役?试想如果当时北平不是和平解放,会有怎样的后果?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标志着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