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这样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前赴后继、英勇不屈的奋斗,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来了崭新的人民共和国。请问哪次会议为筹建新中国做了准备( )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大
D.中共八大
2、2016年,某学校要举办以“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小红同学收集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A. 创立中国同盟会
B. 重庆谈判
C. 提出三民主义
D. 成立中华民国
3、归纳和整理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某同学将所学知识整理成下列表格。据此判断,他整理的主题是( )
思想上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
政治上 | 政治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
组织上 | 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4、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 萍浏醴起义 B. 广西起义 C. 安庆起义 D. 武昌起义
5、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发生变化。下列不符合当时社会变化的是( )
A.旗袍、中山装等民族风情服饰受到青睐
B.鞠躬礼、握手礼等新风尚出现
C.集体婚礼、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出现
D.男子蓄辫为荣、女子缠足为美
6、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两幅图片反映出辛亥革命(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潮流
B.推动了中国民主法治的进程
C.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D.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7、张学良于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这一事件表明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
C.国民革命失败 D.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
8、“七七事变”后,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战役最后阶段88师524团400多人(宣称八百壮士)在谢晋元指挥下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孤军血战四昼夜。消灭日军200多人,史称八百壮士守孤岛。此役发生在
A.东北抗战
B.淞沪会战
C.长沙会战
D.南京保卫战
9、中国的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A. 兴中会 B. 中国同盟会 C. 中国国民党 D. 华兴会
10、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①与苏格拉底在街上辩论
②在街上看扛着“法西斯”的扈从
③和查理大帝讨论国家大事
④欣赏奥林匹克运动会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
11、请你为下组图片确定-个恰当的主题(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2、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观察下图中③的部分,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加了城镇居民收入
B.加入WTO推动了中国城乡经济持续发展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加农民收入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经济活力
13、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相比,共同特点是
①都有中国共产党 ②以青年学生为先锋
③背景都是面临着民族危机 ④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14、《马关条约》的内容中,最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
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等地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5、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这里的“失误”主要是指
A. 新中国成立初的土地改革
B.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6、“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下面与“青年节一建军节一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一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南昌起义、三湾改编、遵义会议
B.五四运动,南昌起义、古田会议、中共七大
C.南昌起义、三湾改编、八七会议、遵义会议
D.南昌起义,古田会议、遵义会议、中共七大
17、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完成课后作业时,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所做的知识简图,其中①处填写内容正确的是( )
A.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对世界反法西斯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C.使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D.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8、毛泽东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其中“三军”是指:( )
A.红一方面军 B.红一、二、四方面军 C.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D.八路军
19、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曲唱到:“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歌曲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A.维新法令的颁布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0、1951年获得和平解放的少数民族地区是
A.云南
B.西藏
C.内蒙古
D.广西
21、______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______年底我国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22、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______的转折点。
23、占领南京结束国民党政权统治的战役是_______
24、上海、北京是政治、文化、历史名城,见证了中国百年的沧桑巨变。
(1)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
(2)从1840年到1901年,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与北京相关的两次侵华战争分别是 、 。
(3)1919年,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 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5、(题文)意义:打破了日本________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知识点4 南京大屠杀
26、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形成了________制度,该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7、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 金田起义 B. 永安建制 C. 定都天京 D. 天京事变
28、根据《时局图》回答问题并填表:
(1)图中虎、鹰、熊分别代表哪个国家?
(2)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29、洋务运动口号_______和_______,新文化运动口号_______和_______。
30、1999年11月,神舟___________无人飞船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31、一些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沧桑巨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1842年8月在这里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里”指的是哪座城市?该条约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1912年在这里建立的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名称是?
(2)1931年,日军炸断了一段南满铁路,并以此为借口攻占了哪一座城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什么?
(3)1937年12月,日军攻占了国民政府的首都,日军在这里制造的骇人听闻的惨案是什么?
32、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出现很多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的召开,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次会议是何时召开的?
(2)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和国民党合作。国共初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此论断出自哪次会议?1929年12月召开的什么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4)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标志?开始确立以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5)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条件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6)这些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共同影响?
3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请回答:
(1)励精图志的中国人民,在漫漫的古代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个盛世局面,如“文景之治”等,再举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三个盛世局面的名称。
(2)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使命,请列举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到建国期间,她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答三项即可)
(3)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谈谈你对我国近代史党史的认识。
34、历史小组同学根据如下历史大事年表,开展了相关的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时间 | 事件 |
1931年 | 九一八事变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 |
1932年 | 伪满洲国成立 |
1934—1936年 | 红军长征 |
1935年 | 遵义会议 |
一二·九运动 | |
1936年 | 西安事变 |
1937年 | 七七事变 |
淞沪会战 | |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 |
平型关大捷 | |
南京大屠杀 | |
1938年 | 台儿庄战役 |
武汉会战 | |
1940年 |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
百团大战开始 | |
1941年 | 皖南事变 |
1941年底至1942年初 | 第三次长沙会战 |
1945年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
日本宣布投降 | |
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 |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中国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选择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观点一: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观点二: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