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台湾屏东中考历史真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如图所示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部分人大代表合影照片。该大会选举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刘少奇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颁布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4年

D.1984年

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是(  )

A. 董存瑞   B. 邱少云   C. 罗盛教   D. 黄继光

4、《黄河大合唱》完成于1939年,以黄河为背景,控诉了敌人的残暴和人民所遭受的灾难,勾勒出一幅幅英勇抗敌的壮丽图景。下列作品主题与此最一致的是

A. 《狂人日记》   B. 《北伐军歌》   C. 《义勇军进行曲》   D. 《九方皋》

5、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里的“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设立经济特区

C.突破左倾束缚,拨乱反正

D.优先发展重工业

6、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A. 九一八事变

B. 南昌起义

C. 重庆谈判

D. 西安事变

7、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事件是(  )。

A. 粉粹重点进攻   B. 挺进大别山

C. 转战陕北   D. 三大战役

8、一国两制的提出,为祖国实现和平统一大业开辟了途径。这一方针最早在下图哪一地区得到成功实践

A.   B.   C.   D.

9、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开国大典

B.戊戌变法—开国大典

C.五四运动—开国大典

D.洋务运动—开国大典

10、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C.中共十六大——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中共十九大——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1、民族区域自治(  )

A. 是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

B.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明确规定

C. 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D. 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2、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中共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九大

13、北洋军阀集团在袁世凯死后分裂为三大派系,不包括

A.皖系

B.奉系

C.直系

D.滇系

14、制定“……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一政治路线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15、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曾痛心地说:“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卧榻养寇,京师岂能安枕?”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

B.甲午战争中国惨败

C.阿古柏侵略新疆地区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辛丑条约》使人们进一步看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一批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作品,下列作品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A.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 《革命军》

C. 《猛回头》

D. 《文学革命论》

17、在长征路上毛泽东提出红军放弃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建议,其主要目的是:

A. 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 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C. 摆脱敌人前堵后截的危急

D. 使部队得以休整

18、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新国家主人的事件是

A.重庆谈判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这首校歌所传诵的军校创建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20、穿越时空隧道,假如让你回到1950年的中国大地上,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庆祝西藏和平解放”的标语      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举行

③热烈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④农民在丈量分配土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1839年中国人民的禁烟壮举--______

(2)英雄邓世昌牺牲的战役--______

(3)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______

(4)为反对袁世凯的复辟活动而进行的战争--______

2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______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______ 平方公里。

23、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________,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4、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_____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关节日的时间或会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年月日)________

(2)升国旗、唱国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的会议是________

(3)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会议是________

26、文件: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____________》,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________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________土地。

27、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___ ,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21年,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_

28、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_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898年9月,变法失败,___________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最终被捕遇害。

29、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________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________活动;清政府拆毁________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________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_,班列六部之前。

30、1935年,(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红军长征开始于哪一年?红军三大主力在何地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简述红军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32、“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场战争后,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写出19世纪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1例。

(2)为了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孙中山在革命纲领中提出了什么内容?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哪一运动失败?

(3)写出我国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名称。

(4)写出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在经济领域采取的措施。

(5)写出20世纪四十年代中共在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的依据1例。

(6)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33、实现中国梦,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哪条正确道路?

(2)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哪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哪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哪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哪一文件的通过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这一政治制度?哪一制度是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4)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其中,王进喜和焦裕禄分别有着怎样的美誉?他们身上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材料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1)1949年9月,讨论成立新中国而召开的会议是什么?会上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材料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遭到严重安全威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经过充分讨论和全面衡量,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2)在抗美援朝中谁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他们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除了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外,你还知道哪些精神呢?

材料三: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3)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宪法规定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利机关是什么?

材料四:

行业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方式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三大改造的行业,并写出材料四中①处所缺的内容。

材料五: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在我国的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占32.2%,合作社经济占53.4%,公私合营经济占7.3%,三者合计,公有制经济占92.9%。

——摘编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所采取的政策。

材料六: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