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保定中考历史真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自2005年两岸春节包机谈判在澳门达成协定后,每次春节包机谈判都在澳门进行。另外涉及两岸关系的研讨会、论坛等也在澳门举办。2006年12月举办的全球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有400多名台湾人士出席,是台湾各界出席历届“和统会”活动最多的一次。这反映出(     

A.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经贸往来频繁

B.澳门成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唯一通道

C.澳门回归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D.台湾当局对“一国两制”战略的认可

2、1906年至1911年4月,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等10多次起义。这些起义(     

A.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B.宣告了君主制度的终结

C.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D.结束了袁世凯独裁统治

3、1978年10月24日,邓小平参观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的车体车间和装配车间。1978年11月12日,邓小平抵达新加坡,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1979年2月,邓小平参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家装配工厂。邓小平的外交出访(     

A.坚定了其改革开放的信念

B.为深圳等经济特区积累经验

C.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

D.扩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范围

4、“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国

5、每逢重大节日,天安门广场都要竖立孙中山像。孙中山的主要贡献是(     

A.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

B.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6、以下关于一二九运动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由严重的民族危机引起 B.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C.由北京扩展到全国各地 D.直接导致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7、“鸦片之害甚于洪水猛兽……此祸不除,10年后中原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粮”这句话是谁说的

A.郑成功

B.林则徐

C.曾国藩

D.关天培

8、詹天佑为中国近代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最主要成就是

A. 设计修建钱塘江大桥

B. 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C. 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制碱法

D. 研制了“两弹一星”

9、“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对台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九二共识”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双百”方针

10、有一位海外学者惊讶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短短三年内,拥有400多万美式装备、上千架飞机和如云舰艇的国民党军队,就被“小米加步枪”的中国共产党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产生这一“奇迹”的本质因素是

A.军力对比 B.军事策略 C.民心所向 D.装备差距

11、下图所示为抗战时期的八路军臂章。臂章上的年份应是公元( )

A.1940 B.1941 C.1942 D.1943

12、下列建设成就的取得属于文革期间的是(     

A.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武汉钢铁基地

C.胜利油田建成

D.修建兰新铁路

13、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4、服饰的演变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女性的流行裙装变化多样。如下图这种旗袍流行时间最早应是在

A.清朝晚期 B.民国时期 C.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5、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1953年我国首次提出的

B.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 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的关系

D. 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16、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 (     

A.中国同盟会成立

B.中共一大召开

C.国民党一大召开

D.黄埔军校建立

17、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国民党一大

D.创立黄埔军校

18、“经济特区成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外资企业不单为中国政府提供大量税收,还为中国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材料说明了经济特区

A. 建立的原因

B. 建立的目的

C. 发挥的作用

D. 发展的过程

19、《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D.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20、台湾人民发布广告声明:“惟台湾土地政令非他人所能干预。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瑷珲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地点)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____(地点)。

22、1949年, 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51年   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23、宣告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的文献是《_______》。

24、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币要文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6、1946年,____(人物)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1948年,_________(战役)在林彪、罗荣桓的指挥下,成功解放东北全境。

2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限制国王的权利,形成君主立宪制政体。

29、鸦片战争爆发于________年6月,结束于________年。

 

30、中国应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历史并解答下列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广州黄埔军校的创立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结晶,哪一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曾经在该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这一重要职务?

(3)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中,有一支以共产党员为主的队伍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其所在军队赢得“铁军”称号。这是哪位共产党员带领的哪支队伍?

(4)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哪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时间是?

(5)哪一事件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6)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此次战役是?国民党残余势力逃亡去了哪里?

(7)从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的史实中,你等到了什么启示?

32、请写出一五计划期间工业的建设成就。

33、日出东方,叩启天穹;漫天朝霞中,中国人迎来了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岁月的长河中这次会议不过匆匆一瞬,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却镌刻下新的历史标注。让我们回顾历史,感受党的丰功伟绩。

人物篇: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谁为党的中央局书记?

(2)1935年1月,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1978年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决策篇:

(4)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让广大农民富裕起来的主要制度是什么?

(5)改革开放以后,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开辟了途径?

外交篇:

(6)1971年10月25日,哪一历史事件使五星红旗首次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

(7)1979年,中美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了哪一个国际性组织?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根据提示,完成上面结构图中A、B、C三处的内容。

A是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______

B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______

C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______

材料二: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2)请举出我国最早“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的一个地区?这样做有何作用?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核心人物

理论名称

邓小平

D

江泽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

E

(3)D、E两处的理论名称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