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采用共和政体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 )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
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
2、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中共“八大”召开
C.开国大典
D.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3、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黎元洪,该事件发生在( )
A.洋务运动之后
B.戊戌变法之后
C.武昌起义之后
D.新文化运动之后
4、为了相国更好地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国情出发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以下属于改革开放以后党的思想创新的有( )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八年级的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经过讨论,他们得出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A.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C. 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 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6、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救亡图存 C.打倒帝国主义 D.扶清灭洋
7、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述表述的是三大改造的
A.目的
B.时间
C.内容
D.意义
8、下图所示建筑为原江西大旅社。1927年在这里( )
A.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吹响了共和的号角
B.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揭开了革命新篇章
C.建立了第一个红色政权,开辟了革命新道路
D.树立了武装斗争的旗帜,创建了人民的军队
9、中共十九大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 修正案 )》的决议,把( )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A.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0、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工作全面展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任务的事件是
A.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
C.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束
D.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2、以下四个场景反映了新中国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有:( )
①农民分到了土地②农民报名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③建立人民公社④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1942年初,中国组编中国远征军,从云南出发,开始第一次跨出国境协助英国等盟国作战的行动。如果为他们配备一张地图,最应该是
A.缅甸地图 B.英国地图 C.苏联地图 D.日本地图
14、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下图的解读错误的是 ( )
A. 缺乏条件没有实施
B. 由洪仁玕制定的建国方案
C. 提出向西方学习
D. 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5、画时间轴、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在学习辛亥革命一课时画了如下一幅图,图中①②对应的史实分别为( )
A.湖北军政府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
B.中国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
C.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D.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16、日战争胜利后,被日本割占50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这50年是指( )
A.1894年—1944年
B.1895年—1945年
C.1896年—1946年
D.1899年—1949年
17、“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时间
B.领导人
C.地点
D.参加者
18、1905年8月,我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它是( )
A.兴中会
B.强学会
C.华兴会
D.中国同盟会
19、“农民们第一次进入政府机构·……为了公众的利益,决定谁应多交赋税、谁应少交。在具有远见的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们被新的责任所激发出来的才干虽然还不完备,但却正得到巧妙的发展。”这表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
A.巩固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激发了农民的抗日热情
C.完成了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
20、“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B.左宗棠收复和治理新疆
C.关天培抗英
D.林则徐虎门销烟
21、______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成为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__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2、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上“血肉筑长城”并取得胜利的两场著名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
2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开始于________;“中国所说的统治以国君统治百姓而己”这一现象结束于________。
24、2012年11月,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刻阐述了的宏伟蓝图。他提出:“ ______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5、下列言语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之口。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2)事已至此,义不独生,誓与全舰将士共存亡!
(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4)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5)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6、将下列历史人物对应的作品序号相匹配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施耐庵( )、罗贯中( )、吴承恩( )
(1)《西游记》(2)《三国志通俗演义》(3)《水浒传》(4)《农政全书》(5)《本草纲目》(6)《天工开物》
2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青藏、_____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8、___________年6月,为镇压__________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9、《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至第三次战役示意图》中的①处是五圣山的主要阵地,它的得失关系到整个中部战线的安危,在此处发生了著名的______(地名)战役;《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地名)经济特区。
30、他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被称为解放军好战士,他是______。
31、请根据提示写出人物名称
(1)带领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人民称他是“党的好干部”:
(2)为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铁人”:
(3)“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解放军好战士:
(4)“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5)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2、民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人民的普遍要求。
(1)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着什么样的性质?确定了什么政治制度?关于《宪法》,你还知道些什么?
(2)宪法诞生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建国初期的哪部法律文献解决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
(3)假若你受教育的合法权利被侵犯,你可以依据哪部法律讨回权利?
33、列举从1839年到20世纪第一年这一时期中国人民所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史实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各不少于三个事例)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所学知识,将时间轴补充完整
A 年;B 战争;C 战争。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写出与“资本输出”以及“洋人的朝廷”对应的条约。
与“资本输出”对应的条约是 与“洋人的朝廷”对应的条约是
(3)请为时间轴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材料二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的抗争。请从三位英雄人物中任选一位做简要介绍,并思考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