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下列材料相关的一项是( )
A.自强求富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变法图存
2、护国战争结束后,各军阀为争夺土地和人口,连年混战。其中,控制福建的是
A.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
C.皖系军阀
D.滇系军阀
3、下图是美术大师朱宣咸创作于1956年的木刻版画。它反映的是
报喜——庆祝公私合营
朱宣咸作于1956年
A.完成土地改革运动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4、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三级
①自治区
②自治州
③自治县(旗)
④自治镇(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对外开放看深圳,对内搞活看汉正街”,一时广为流传。这篇社论应该发表于( )
A.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初期
6、下列是李大钊发表的文章,其中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是( )
A.《青春》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7、歌谣“除军阀,国共联手为统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平型关大捷
C.广州起义
D.上海工人起义
8、在日常生活中,我国一些国家机关悬挂着国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这表明(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人民拥有绝对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某同学在学习“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时,制作了如下年代尺。其中“?”处应填写( )
A.中苏正式建交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正式建交
10、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民生主义”并把它写进政治纲领的历史人物是( )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陈独秀 D. 李大钊
11、下表是某同学关于“南昌起义”的部分学习笔记,①处遗漏的内容是
时间 | 1927年8月1日 |
主要领导人 |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 |
① |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
A.历史背景
B.历史意义
C.起义结果
D.起义过程
12、20世纪90年代初,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一共识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海峡两岸开展科技文化交流
C.和平推进祖国统一
D.海峡两岸实行“三通"
13、历史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学习途径。如图遗迹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A.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B.沙俄侵占雅克萨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4、改革开放初期,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货物许可制度暂行条例》。按该条例规定,以下哪一城市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最早享受优惠条件?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厦门
15、中华民族由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是( )
A. 北伐胜利 B. 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C. 抗战的开始 D. 抗战的胜利
16、学习了第一课和第五课,请你判断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 )
①都割让了领地 ②都有赔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 ④都开放了通商口岸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7、“洪朝之败,实败于杨秀清:以其觊觎大位,遂开互杀之谋,致能员渐散。”导致“洪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失败 B.天京事变 C.石达开出走 D.天京陷落
18、激昂雄壮的歌曲让我们荡气回肠。当我们看到下图所示场景时,不由地唱起( )
A.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D.翻身农奴把歌唱,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19、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五战五捷,将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
A.贺龙
B.邓小平
C.朱德
D.彭德怀
20、下面哪一个不是北伐的主要对象
A.张作霖
B.孙传芳
C.吴佩孚
D.段祺瑞
21、1839年6月, _________ (历史事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 _________ 。
22、填空题。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中的重要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列举出三次运动的主要参与者。
洋务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戊戌变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文化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在此期间,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___________工业基地。
24、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________,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
25、将下表中的时间、条约、影响补充完整。
时间 | 条约 | 影响 |
1842年 | __ |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____ | 《马关条约》 | ___ |
1901年 | ___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6、《南京条约》割_________________给英国;《马关条约》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日本。
2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_______________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________________,班列六部之首。
28、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相对应的人物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两弹元勋:
(3)兰考县委书记:
(4)“四五运动”人民群众悼念的人是: 。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3)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30、观察下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瑞金
B.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地——遵义
C.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的地点——吴起镇
31、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1995年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2013年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3)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33、综合探究题:
文峰初中八年级组同学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助完成相关探究。
【工业化起步】
(1)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这一运动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
【深刻的变革】
(2)中国历史上使我们踏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变革是什么事件?
【艰辛的探索】
(3)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挫折是什么?
【特色的道路】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中共十五大把什么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深刻的启示】
(5)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的认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1)材料一中的“中国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其开创者是谁?
材料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哪一重要成果?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建国一百周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4)实现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