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玉门,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他所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是( )
A.崇尚法治、健全民主
B.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C.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D.英勇无畏、保家卫国
2、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以下不属于洋务派“制器”的企业是( )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汉阳铁厂 C. 福州船政局 D. 江南制造总局
3、江苏省农民平均纯年收入从1978年的155元增加到1992年的1060.7元,平均每个农民从乡镇企业直接得到的年收入由1978年的4.1元增加到1992年的251元。由此可见( )
A.政企分开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B.农村居民收入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
C.乡镇企业是农民的致富新路
D.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4、在谈到道光帝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历史学家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 广州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
5、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片“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下列哪国有关(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6、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到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A. 必须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权
B. 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必须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7、孙中山说:“我们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这体现了三民主义的
A.民主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族主义
8、《中国远征军》一书写道:“1942年2月,为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中国政府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这充分表明( )
A.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
B.中国牵制大批日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
C.国共两党共同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D.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9、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是什么战争?
A.甲午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规模较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之一,其积极意义是( )
A.显示了国军实力
B.显示了八路军的实力
C.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迷梦
D.日军迅速投降
11、下列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A.《庶民的胜利》
B.《敬告青年》
C.《孔子与宪法》
D.《狂人日记》
12、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艇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A.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 确定以武装割据为中心任务 D. 确立了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13、2015年11月7日15:00,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进行“世纪之握”的动作,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马英九致辞,提出巩固“九二共识”,维持现状。他提及的“九二共识”是指( )
A.和平统一祖国方针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14、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建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15、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处应填写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6、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天险,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B.西北解放军转战陕北
C.千里挺进大别山
D.中共中央决定发动三大战役
17、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 )
①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②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③保障了中国的经济安全
④促使中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竞争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西方侵略者领导与指挥的“洋枪队”,和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 )
A. 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 B. 清军已没有抵抗能力
C. 外国势力开始侵华 D.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19、“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那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忘我拼搏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至今深深感染着人们。“铁人精神”的杰出代表是( )
A.袁隆平
B.雷锋
C.焦裕禄
D.王进喜
20、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汀泗桥战役 C.秋收起义 D.辽沈战役
21、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请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 战争名称 | 结果 | 影响 |
1840--1842年 | (1) | 中国战败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856--1860年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中国战败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
1894--1895年 | (2) | 中国战败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
1900--1901年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中国战败 | (3) |
1937--1945年 | 抗日战争 | (4) |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
22、《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局部)》中A处是沿海开放城市______,B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______。
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局部)
23、中国近代四次列强侵华战争。
24、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公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 。
25、抗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请你写出图中A、B、C、D、E各代表的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清政府____。
27、完成下面同学关于中国近代史笔记填空:
压迫史 | 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甲午中日战争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压迫特点 | 以外国列强直接侵略为主 | ||||
所在页码 |
|
|
|
| |
重点问题剖析 | 两场战争共同目的(1),这反映了战争爆发具有必然性。战争前后的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为(2) | 日本侵华的目的(4)。 | 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合作事例(5)。而矛盾事例(6)。战争前后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侵略政策的变化从(7)到。 | ||
反抗史 | 林则徐禁烟、关天培、陈化成 | (3) | 邓世昌、丁汝昌、义和团运动 | 聂士成 | |
28、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背景:
(1)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1917年,俄国①_________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2)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29、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_____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0、邮票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既是历史的记载,又是现实的纪念,方寸之间浓缩大千世界,请根据下列邮票及提示写出相关历史名人或成就
A.________;贡献:《神曲》
B.马丁路德;贡献:________
C.牛顿;贡献:________
D.________;贡献: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31、某同学在学习完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某一阶段历史后,总结了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结合这条线索回答问题。
(1)“工业起步”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宪法保障”是指哪部法律文献?
(2)“制度建立”是指什么制度?“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良好开端”与哪一事件相关?发生在哪一年?
(4)请你为以上探究的问题概括出一个主题。
32、简答题。
(1)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洋务运动。
(2)《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最沉重的枷锁,请你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谈谈该条约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33、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张謇的理念决定了他事业的规模,当时西方各国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纺织市场留出了一个巨大空间。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省成立实业公司……
——南京临时政府法令
材料三:民族工业发展引起的经济变化示意图
材料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近代中国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盛的原因?除张謇外,请你再举一个我国近代著名企业家。
(2)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四,指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