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钦州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为了逼蒋介石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

A西安事变

B.淞沪会战

C.红军长征

D.重庆谈判

 

2、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

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D.提出的愿望实现了

3、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写道:“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抨击的是

A.军阀割据纷争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清朝君主的专制统治

D.护国运动

4、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一代接着一代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不包括(  

A.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C.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D.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5、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上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旅顺屠城

6、近代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耻辱和灾难,其中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约内容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D.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7、“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巨大损失的内乱。下列标语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文攻武卫,针锋相对

D.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8、90年前,他们(如图)领导了一场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升起了第一面军旗。这件事发生在

A.广州

B.武汉

C.北京

D.南昌

9、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  

A.序幕——《马关条约》

B.发展——严复等维新派宣传变法

C.高潮——光绪宣布变法

D.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10、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其中“创造性的革命道路”是指

A.资本主义道路

B.社会主义道路

C.井冈山道路

D.俄国革命道路

11、史书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史书中“上从其计”的目的是(   )

A. 吸取秦王的教训   B. 推行儒学教育   C. 破格录用人才   D. 削弱诸侯国力量

12、历史漫画能形象揭示历史的深刻内涵,下边这幅图片形象地说明了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对中围社会的影响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下列属于八年抗战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B.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C. 西安事变、中共七大   D. 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

14、《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C.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耻辱史,使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虎门条约》

16、某同学在阅读历史书时看到如下叙述。据此推断,他阅读的相关史实是(       

……3月21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乃合十八省举人……以一昼两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

A.公车上书

B.火烧圆明园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17、下列图片表现抗美援朝精神的是(  )

A.   B.

C.   D.

18、揭开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成立

C.创办《中外纪闻 D.创办万木草堂

19、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的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下图所示是他领导发动的武装起义的浮雕。下列与此相关的是

金田起义浮雕

A.大泽乡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0、1912 年秋天,一位年轻人怅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 楼之丽芙照像馆。”这实质上反映了()

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

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

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

D.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2、1966年,中国组建的_____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它于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_____新格局。

23、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 ,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____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 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4、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___________末年才被废除。

25、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地:威海卫

B.邓世昌英勇殉国之地:黄海

26、(1)建国后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点的会议是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总理兼外交部长是________。

(3)我国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4)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

(5)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________。

(6)筹建新中国时,确立了我国的国歌是《________》。

(7)标志祖国大陆获得基本统一的事件是________。

(8)新中国成立时,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

(9)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________”战略布局。

(10)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_____________________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8、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写照。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将领_______奋起反击,中炮牺牲。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29、1971年10月25日,当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结果出来时,会场上沸腾了。与这一场景相关中国外交上的重大事件是____

30、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分别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19世纪中期起,中国各个阶级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超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1)材料一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

32、辛亥革命是在哪一革命政党的推动下爆发的?辛亥革命对中国制度的变革有什么影响?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3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探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及思想引导。

(1)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吧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2)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这次会议是?

(3)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4)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次会议是?

(5)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哪次会议?

(6)中共十六大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7)在中共十八大会议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一次会议?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加紧了对国民经济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见下图。  

《土地改革法》受到农民的欢迎

材料三、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参加合作社农户1.18亿户,占全国农民总数96.3%。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两项)

(2)材料二反映的运动开始于哪一年?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的内容?事件中除对农业实行改造之外,还对哪些行业实行改造?

(4)材料三所反映事件的完成,有何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