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绍兴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以下为1949年1月16日解放军前线司令员发送的公函,其接受对象最可能是(       

一、自动放下式器,……我军则保证其生命财产之安全。

二、如不愿自动放下武器,则离开北平,……改编为人民解放军。

A.吴佩孚

B.何应钦

C.傅作义

D.蒋介石

2、他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不畏艰苦,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在茫茫大草原上露营,就着盐水吃野菜。被称为“铁人”。他的典型事迹是

A.参加石油会战

B.研制氢弹

C.治理兰考风沙

D.培育杂交水稻

3、1979年,我国农村地区有这样一副春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春联说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B.农民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非常喜悦

D.乡镇企业使广大农民的收入提高

4、蒋介石的国民党在内战开始就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是基于什么考虑  

A.战争的性质     B.战争的进程

C.人民的因素 D.经济军事力量

 

5、“他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他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材料反映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6、改革开放前,一个省级工厂从厂长到车间主任的任命都听主管厅的,企业的厂长没有任何权力,企业买设备都要上级批准。据此可知,改革开放前的国有企业(     

A.实行政企分开

B.缺乏自主权

C.职工积极性高

D.吃“大锅饭”

7、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并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新中国代国歌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下图所示的国民身份证的发证时间是公元(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9、以下两组统计数据可用于研究(     

                       地区

年份

1915年

1920年

北京地区工厂数(个)

222

365

上海工人数量(人)

170000

563760

A.洋务企业的发展

B.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

C.辛亥革命的背景

D.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10、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这表明西方列强破坏了中国的

A. 司法主权   B. 贸易主权   C. 关税主权   D. 领海主权

1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事件

A. 洋务运动

B. 鸦片战争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12、下面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

C.计划经济的推行

D.国家的独立与解放

13、杨之光1954年创作的国画《一辈子第一回》(如图),选民证的老年妇女的喜悦之情。她的喜悦来自于(     

A.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B.翻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C.领取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D.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14、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  )

A. 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B.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 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15、流行语往往能反映时代的特点,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勤劳致富”、“承包”、“倒爷”、“下海”、“万元户”、“计划生育”等流行语出现于(       

A.土地改革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断抗争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其中以农民阶级为主体发动的运动有

太平天国运动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7、“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在嘹亮军歌声中打响的北伐战争目的是

①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②实现全国的统一  ③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巩固国共第一次合作成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8、善于归纳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请说出下列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

开国大典②土地改革开始③抗美援朝开始④西藏和平解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下列不符合辛亥革命后的史实是

A.人们坐在家中看报纸

B.男人上街被剪掉辫子

C.人们流行穿中山装、西服

D.人们见面就行跪拜礼

20、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

A.清政府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失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C.中国开始遭受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五四运动的扩大: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⑧______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⑨______

22、远去歌声弥凝重,再唱经典更撼心。

(1)1931年“   ”事变之后,东北逐渐沦陷。《松花江上》表达了东北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是一首经典的抗战歌曲。

(2)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 传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3) 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办,鼓舞中华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23、______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建立了领导机构,并创办了机关刊物《______》,作为宣传革命的刊物。

24、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清朝大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47年颁布的《________》则是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文献依据。

26、根据下列提示相关的历史内容

(1)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梦想——

(2)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

(3)1990年上海成立的经济开发区——

(4)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水稻——

(5)2001年12月中国加入的国际组织─—

27、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________》反映了千百年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太平天国运动期间,________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

28、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是什么事件______。

29、1894年,孙中山在________(地点)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_________,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30、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例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3例)

32、殊途同归。挽救国家民族危亡面前,社会各阶层目标相同只差方法不同而已。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科技救国】

(1)地主阶级洋务派为实现“自强”而创办的军事工业一例。

(2)清末,辞高官、弃厚禄走上“实业救国”之路的“状元实业家”是谁?

【制度尝试】

(3)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光绪皇帝而进行的改革是哪一次?

(4)终结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是什么?

【思想引领】

(5)新文化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6)新文化运动后期,哪一思想理论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学以致用】

(7)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33、三民主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具有群体意义的民族觉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材料二   

材料三   194010月,海外华侨共捐献飞机217架、坦克27辆、大米1万袋,还有数以万计的华侨回国参战。1945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材料四   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定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认为南京大屠杀与广岛、长崎核爆炸导致平民伤亡是一回事,日本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

(1)根据所学知识,古代中日之间有哪些交往或冲突,请举出一例。材料一中“割台湾、偿二百兆”与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分别是哪两次事变的示意图?

(3)依据材料三,请总结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你认为南京大屠杀与广岛、长崎核爆炸导致平民伤亡的性质一样吗?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