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发表讲话:“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该讲话的意义在于( )
A.开辟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道路
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C.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D.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2、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人物是
A. 关天培
B. 林则徐
C. 左宝贵
D. 邓世昌
3、康有为称赞严复为“中国西学第一人”,下列思想和严复有关的是
A.学习西方制度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振兴中华
4、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5、之所以说中共八大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主要是因为它( )
A.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6、下列关于百日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势力
C.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 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7、《暴风骤雨》中关于分马有这样一段描写:“……郭全海和老初带领积极分子们,忙于分牲口;……整个场子里,有二百七八十匹骡马,还有二三十头牛,外加五条小毛驴。牲口都标出等次,……他们计算好了,全屯没马的小户,都能摊上一个顶用的牲口。”这样的场面应发生于( )
A.抗战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土地改革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8、下列对民国时期创办的著名的报纸和刊物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天津——《大公报》
B. 延安——《解放日报》
C. 陈独秀——《新青年》
D. 张謇——《生活》周刊
9、如图是16—19世纪世界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当时这一事件( )
A.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B.围绕欧洲手工业产品贸易展开
C.有利于世界各地之间的友好交往
D.有利于非洲国家的稳定发展
10、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洲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没有太大的分歧”。这主要是因为
A.学子们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遭到列强的强烈反对
C.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D.清政府无力支付科举考试的费用
11、小轩去某纪念馆参观,看见镌刻在纪念馆门柱上的对联,“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据此判断该纪念馆应该是( )
A. 北伐战争纪念馆 B. 南昌起义纪念馆
C. 红军长征纪念馆 D. 淮海战役纪念馆
1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①李大钊 ②陈独秀 ③鲁迅 ④胡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13、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4、纪念碑是为纪念已故人物或重大事件而建立的石碑,它是无言的历史,是沉默的缅怀。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序性参观下列纪念碑,正确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②①③
15、同学们在撰写历史小论文时,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找到如下素材。据此判断,他们要撰写的历史小论文的关注点是
A.山西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B.山西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C.山西近代教育文化的发展 D.山西倡导自由平等新风尚
16、2016年5月20日台湾方面新任领导人就职当天,国台办评论称:(台湾方面领导人)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这说明
A.祖国统一大业任重而道远
B.台湾当局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两岸关系翻开历史性一页
D.“九二共识”是对台基本方针
17、1964年,美国作家斯诺说某国领导人与他交谈时这样说:“过去15年中我们有些事情是做对了,但我们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这里的“失误”是指(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三大改造
18、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做出了哪些“努力”( )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在当时的含义是指
A. 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危机加深
B. 日本侵略热河,进攻察哈尔
C. 日本企图将华北变为其殖民地
D. 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灭亡全中国
20、下列内容中,最能反映清朝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 ( )
A. 赔款白银4.5亿两 B.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C. 拆毁大沽炮台 D.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
21、在下列横线上填上与之对应的事件的序号
A.西藏和平解放 B.《共同纲领》 C.土地改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E.三大改造 F.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G.一五计划完成 H.中共八大
(1)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4) 标志着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5) 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6)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7)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8) 在我国建国初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2、下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行者____________,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
23、1911年10月10日晚,____起义爆发,这年是农历____年,这次革命叫做____.
24、背景:________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5、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______清朝战败, 1842年在南京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了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算衰。
(3)1912年1月1日______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4)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屠杀我国无辜军民____人以上。
26、制造借口是列强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惯用伎俩。
(1) 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贸易,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2)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法两国在俄美的支持下,分别以“ ”和“ ”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3)1900年6月,为镇压 ,英美等八国组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7、______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______年底我国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28、土地问题是中国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太平天国颁布了《____》主张废除私有制;解放战争时期,根据《____》规定,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29、2001年是中国外交成就突出的一年:中国上海承办了___________(组织全称)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加入___________(组织全称),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
30、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军覆灭
31、说出“863”计划内容。
32、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请完成下列关于这两次会议的问题。
(1)八大得以召开,是基于当时的哪种新形势?八大的主要任务是要将我国建成什么样的国家?这个任务与发展国民经济的哪个计划相契合?
(2)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应归功于谁?
(3)八大和十一届三全会确定的工作重点有什么相同点?
33、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曾通过哪个条约割占了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岛全岛及附属各岛屿?除此之外,该条约的主要内容还有哪些?这个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4、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材料二:观于首事诸人,多为烧山种田的农夫,农村中落第的士子(咸三年,1853年),即宣布一种含有均分共有性质的土地政策。
——摘自《李大钊文集》
材料三: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大法国,心胆寒,洋鬼子,尽除完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请回答:
(1)林则徐领导的哪一抗争活动充分体现了材料一所表达的精神?
(2)材料二中,李大钊所评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领导人是谁?
(3)根据材料三,指出义和团运动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