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赤峰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历经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思想)层面。下列最能体现观念层面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下列事件与图片代表的含义密切相关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中共一大

D.北伐战争

3、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录片《1902年的东交民巷》电影的导演,下列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各国使馆林立

B.驻扎着外国军队

C.居住着大量北京居民

D.某国使馆在举行宴会

4、前期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在(   )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5、在央视青年歌手大赛“知识问答”环节中,题板给选手的提示下图,根据提示你会选择的历史人物是( )

A.张謇

B.张之洞

C.詹天佑

D.林则徐

6、中国近代,在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里红头军指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洋人( )

A. 英国侵略军   B. 英法联军   C. 洋枪队   D. 八国联军

 

7、《诗经甘棠》描写了召伯施惠政于民的故事。后人曾用“甘棠”比喻西征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并沿途栽树,造福百姓的左宗棠。左宗棠“西征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是指   (  )

A.虎门抗英 B.镇压义和团 C.收复新疆 D.抗击洋枪队

8、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A.全体农民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9、城市是历史的缩影。南京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地。下列与历史事实不符合的一项是(     

A.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在此签订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

C.中国共产党在此诞生

D.太平天国农民政权在此定都

10、这次战役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此次战役是(     

A.长沙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11、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不包括

A.李鸿章

B.张之洞

C.曾国藩

D.奕䜣

1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分裂,统治力量薄弱

B. 群众性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C. 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D.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13、中共十八大以后进行的强军改革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改组成火箭军,作为我军的独立军种,主要承担核反击的任务。第二炮兵部队创建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D.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14、“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通过这首歌谣,可见义和团的性质是(       

A.反清的秘密团体

B.反帝爱国组织

C.维新人士团体

D.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5、“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16、“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材料中“中国开放的大门”始于

A.新中国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C.经济体制改革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7、下图为韩婷同学的历史学习笔记要点,以下最合适的主题是(  

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科学发展观

1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九年级(3)班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探究性学习,可以为这一学习主题提供史料实证的是(     

①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②扎格鲁尔领导埃及人民开展的华夫脱运动

③玻利瓦尔与圣马丁领导的拉美独立运动④卡德纳斯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都经过长期的准备

C.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

20、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我们归纳历史知识体系。下图是八年级某同学绘制的思维导图,他归纳的学习主题是(       

A.争取民族独立

B.探索近代化道路

C.追求民主自由

D.建立近代化工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时间是______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_______。

22、影响: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______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______ 平方公里。

24、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事件

(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近代化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

25、1839年,______领导了虎门销烟;______收复新疆。

2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最先从____吹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

27、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如上图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指德国、意大利和__________。三国协约指英国、法国和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此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战争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 战后在凡尔赛宫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__________等条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__________”的目的,使__________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2)上图所示的是第__________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和北非战场。标志着此次战争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此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4年6月,英美盟军成功登陆法国__________,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中。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__________。战争中也是世界上唯—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__________

28、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地点

B、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历史具有生死攸关意义会议召开的地点 

C.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29、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大庆油田、______和大港油田,都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

30、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_________;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在毛泽东支持下,________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时期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历史进入新时期)

(1)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农业获得大发展)

(2)新时期农村改革最先开始的地点在哪里?

(经济特区立新功)

(3)请写出1980年在广东设立的经济特区3个,并说出经济特区的作用(一点即可)?

(城市改革迈步伐)

(4)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的相关会议是哪次?

(历史的感悟)

(5)结合新时期各项成就的取得,谈谈你的感悟?

32、在学习完本单元的内容后,为了更好地对这一时期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小明总结了这样的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化起步”指的是什么时期?“工业化起步”有何作用?

(2)“宪法保障”和“良好开端”与这一时期哪两次重要的会议有关?

(3)“制度建立”指的是什么制度的建立?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出现失误”指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哪些重大失误?

33、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是谁?

(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哪里成立?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什么?

(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为反对他的复辟,维护共和制度进行了哪场斗争?

(4)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来纪念辛亥革命?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这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中国工农红军为何要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艰难的长征路

(2)诗中三军指的是哪三支军队?

(3)长征途中召开的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4)你所理解的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