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感觉不足后,进行的近代化探索主要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
A.坚持“八字方针”
B.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3、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三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揭示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伟大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三大里程碑”是指
①建立中国共产党 ②建立中华民国
③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④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919年五四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 取消了“二十一条”
B. 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国共合作实现
5、“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A.日军制造平顶山惨案的真相
B.日本军队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C.东北三省沦陷敌手的过程
D.抗日将士血染疆场的壮举
6、他毕生的梦想是让“人类远离饥饿”。美国经济学家帕尔伯格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是( )
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B.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培育杂交水稻
D.成功实验载人航天技术
7、“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A.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改革开放的地域向纵深发展
C.建立经济特区
D.实施改革开放
8、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条约,从此,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体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A. 社会主义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政治协商制度
D. 基层民主制度
11、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
A.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B.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解放牌汽车
D.青藏铁路通车
12、1911年10月22日,湖南省进步人士举起义旗,宣告独立,成立革命政权。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中,直接推动湖南独立的是( )
A.三民主义的提出
B.宣统皇帝的退位
C.武昌起义的爆发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3、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下列不属于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是( )
A. 张之洞 B. 孙中山 C. 左宗棠 D. 李鸿章
14、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
A.黄海战役中
B.平壤战役中
C.威海卫战役中
D.辽东半岛战役中
15、某电影中有一组镜头:一队士兵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镜头转到一房间,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此情景反映的事件是( )
A.北伐胜利进军
B.渡江战役的胜利
C.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6、1903年,某人发表了传诵一时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明确指出以革命推翻清王朝,实行民主共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人是
A.严复
B.陈天华
C.邹容
D.章炳麟
17、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这一格局中,第二步开放的是( )
A.沿海经济开放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内地
18、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艘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
20、某历史学习论坛拟开展一次研究性活动。根据下表提供的资源,判断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题是( )
资源 | 名称 |
视频 | 《秋收起义》,《建军大业》 |
图片 | 《八七会议旧址》,《井冈山会师》 |
文献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伟人毛泽东》 |
A.国共两党合作
B.北伐胜利进军
C.工农武装割据
D.工农红军长征
21、_______年12月,中共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22、1980年,我国建立了 个经济特区,后来开放了广州、上海等 个沿海城市。
23、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__奋斗目标。
24、1947年夏,______、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5、结果:经过一天激战,将日军______歼灭。
26、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____(地点)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____(地点),之后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27、〖新生事物的诞生〗把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是 ①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事件是 ②,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名称是 ③ 。1919年的 ④ 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28、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人力,收集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这部法典连同他统治时期编成的其他三部法典,统称为《______》。
29、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西藏和平解放。
30、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皖系这三大派系。
31、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过程。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团结合作】
(1)写出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的成就。
(2)写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3)简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影响。
【争端再起】
(4)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三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这次谈判的结果如何?
(5)后来国民党背信弃义发动了内战,内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
【感悟历史】
(6)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制度建设,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经济建设,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4)政权建设,祖国大陆基本统一——
(5)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33、202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请回答下面问题:
(1)辛亥革命前孙中山组建的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这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机关刊物是什么?
(2)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4)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谁窃取?
(5)1912年联合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的是谁?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哟,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选自歌曲《东方红》
材料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选自歌曲《春天的故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哪些贡献?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画了一个圈”和“写下诗篇”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