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中山曾为他题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他是( )
A.陆皓东
B.宋教仁
C.秋瑾
D.徐锡麟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里发展起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
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③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④一直得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十处口岸通商,公使进京,长江航行。”所描述的是下列哪个不平等条约(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4、美国人大卫在《最寒冷的冬天》一书中写道:“如果说中国当时还缺少把美国人赶出台湾的武器,那么他们用充裕的人力、他们的独创性和战士的勇敢,在半岛与美国人平分秋色。战争结束后,个人都不得不另眼看待这个正在缓缓升起的东方大国。”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抗美援朝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
B.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C.抗美援朝增强了中国国力
D.抗美援朝使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5、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遇到姓“社”姓“资”等问题的困扰。有助于解决此困扰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邓小平视察南方时的谈话
C.中共十三大报告
D.中共十二大上的相关决策
6、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7年10月,工程专家团和工人在缺少资金设备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两年多的奋战,建成了全长近1700米的武汉长江大桥。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
A.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B.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C.工程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工业落后面貌已经彻底改变
7、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A. 南昌起义 B. 武昌起义 C. 广州起义 D. 秋收起义
8、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废除二十一条”
9、下图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的局部,其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于( )
A.大东沟
B.九连城
C.旅顺
D.威海卫
10、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及新界三部分组成,曾被英国长期侵占。在中国近代史上,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虎门条约》 B.《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11、丘逢甲《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遗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消。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该诗“哭”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电视剧《太平天国》反映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从爆发到走向毁灭的故事。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太平天国推翻清朝统治
13、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公车上书
C.武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4、2017年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18周年。对于“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 )
A.政治上不直属中央政府管辖
B.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C.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D.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驻军队
15、在战略相持阶段开始后的两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抗击并牵制58%至62%的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粉碎日军千人以上至5万人的“扫荡”近百次,作战1万余次。这说明相持阶段开始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呼之欲出
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C.国际援助推动抗战的新发展
D.抗日战场成为二战的主战场
16、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7、海军提督丁汝昌曾接到李鸿章的电文:“有警时,丁提督应率船出傍台炮线内合击,不得出大洋浪战,致有损失。”这一命令直接导致清军( )
A.黄海海战失利
B.丧失黄海制海权
C.北洋舰队覆没
D.丢失九连城等地
18、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9、规定“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20、近日,一场名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的研讨会引发热议,微博热搜榜上10余万网友为词条“统一后台湾财政尽可用于改善民生”点赞,生动体现海峡两岸人民对宝岛回归的热切盼望和由衷善意……回想一百二十六年前,台湾人民表示:“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这两则材料反映了( )
A.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宝岛台湾
B.台湾人民反对割让台湾,渴望统一
C.台湾当局财政困难
D.国家已经完成统一
21、在老师指导下,某历史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这一主题进行探究。下图是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在图中方框内填上未完成部分的内容。
2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________运动;中共_____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3、_____年,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薪金制、军衔制、义务兵役制;_____年,我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24、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工农红军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见92页
25、洪仁玕在《______》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一系列主张;邹容的《_____》宣传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想。
26、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纲领起( )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制度。
27、《十八军进拉萨城的入城仪式》反映了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史实,这一史实标志着__________;《汪辜会谈》反映的是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就加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进行的第一次会谈的情景,海协会和海基会这两个民间团体在1992年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______原则”的共识。
28、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全力围攻__________,发动全面内战。
29、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交接入列。1966年,中国组建____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30、洋务运动前期以“_____”为旗号,后期则打出“_____”的旗号。
31、1840年以后,外国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一步一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哪场战争之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2)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是在哪场战争之后?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3)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是在哪场战争之后?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条约?
(4)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32、问答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党和政府先后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写出三件即可)
(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什么?政策又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3、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走上了民族独立的和平发展道路,这一过程充满艰辛;中华民族独立后,在民族复兴大道路上相继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70年代末,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实现富国梦的道路,“伟大的历史转折”指的是什么?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木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34、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土地改革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一年能吃24千克油、14千克盐。
材料二 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些中农说:“你们先走,我们看看再说。”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一伙穷光蛋还想办社哩,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这个社刚成立时,的确有很多困难。……社员齐心协力,苦干一年,生产发展了,产量提高了,社员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 1978年,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农村放宽政策,把土地借给农民种粮种菜,生产度灾。这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皖东等地区的一些生产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农业生产获得丰收,农村改革就此拉开序幕。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这次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是什么时候?这次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农业上的变革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一说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是如何推行的,有怎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