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天水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电视剧《鸽子哨》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大会……”。歌词中的“大会”是( )

A.中共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九大

D.十三届二中全会

2、(题文)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

A. 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B. 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西藏和平解放是在哪一年?

A.1948年 B.1949年

C.1950年 D.1951年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要求赔偿鸦片的损失 B.开辟市场,殖民扩张

C.为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D.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5、“民国十五年七月九日,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请计算今年(2021年)是国民革命军北伐多少周年?( )

A.93年 B.95年 C.100年 D.97年

6、某学校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前往西北方向考察的主题应该是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生死关历史转折

C.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D.开国大典欢庆胜利

7、上海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这座城市不仅见证了近代的屈辱史,也发生过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是( )

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B.中国人民军队的建立

C.《青年杂志》的创办

D.江南制造总局的开办

8、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 《民报》   B. 《时务报》   C. 《国闻报》   D. 《湘学报》

9、抓住关键词是掌握历史概念的方法之一。与“限制王权”、“君主立宪制”这些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美国宪法”

10、1912年,以中国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国民党的是(  )

A. 宋教仁   B. 袁世凯

C. 黄兴   D. 梁启超

 

11、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决策是党在下列哪次大会上提出来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伟大转折”的含义是指党的工作重心(     

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B.由对内改革转移到对外开放

C.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D.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3、《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进一步扩展经济势力的方式除商品输出外,还有( )

①设立银行 ②兴修铁路 ③开矿办厂 ④发行“良民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有一场战役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此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这场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长平之战

15、《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允许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巨额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16、1895年,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进行“公车上书”的人是

①康有为②梁启超③陈独秀④胡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7、抗日志士杨增志在口述中回忆了1931年的一堂课(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这堂课的背景是(     

那堂课,赵老师满怀悲愤地讲起法国小说《最后一课》,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已经哽咽。“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他在黑板上写下“我是中国人”5个大字,告诉同学们:“今天也是我们的‘最后一课’,从现在起,我们也是亡国奴了。”

A.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

B.反动军警镇压北平爱国学生

C.日本企图使华北脱离中国的版图

D.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8、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白银),美国旗昌行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兼并。材料表明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与运行所起的作用是

A.极大增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 B.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C.改变了驿站马匹的通讯方式 D.抵制了列强的一些经济侵略

19、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A.武器落后

B.战备不足

C.妥协退让

D.制度腐败

20、如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北方边疆形势图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危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________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________为北王,________为翼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22、三民主义:孙中山在《_______》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_______”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3、根据下列各题给出的条件,完成填空。

1)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三个军阀。

2   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 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4、_____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______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始。

25、根据描述,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他在与英国人的“较量”中。既表现出抵御外侮的民族气节,又表现出接纳新知的开明视野,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持编译了有(四洲志》。他是_________

(2)他是伟大的维新战士,放弃逃亡.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他临刑前的豪言壮语。他是_________

(3)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他是________

(4)他被誉为“北伐名将”。他率领的独立团是北伐的先头部队,战绩辉煌,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他是________

26、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调整_____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7、__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

28、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1)1997年中共十五大_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012年中共十八大把_________________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9、填空题。

(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________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________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________的诞生。

30、开始:________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________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说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是哪场运动的标语?这场运动发生在什么时间?运动前期的地点是哪里?今天,我国的哪一个节日来源于这场运动?

32、

一些学者把中国近代化过程总结为“一个序幕,三个阶段”,即鸦片战争序幕,分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个阶段,中国近现代化历经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请回答:

(1)三个阶段有什么共同点?

(2)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3)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工作各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苦难中铸就辉煌的壮阔诗篇。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途中,我们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成功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把长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国家博物馆“信念·精神·传承”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部分)

材料三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1)根据材料一、简述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2)材料二中这些文物能人选展览的理由有哪些?

(3)材料三中毛泽东认为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列举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这一中心问题的具体举措。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