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鄂州中考历史真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12年2月英国《泰晤士报》评论道:“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已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文中的“共和国”指的是

A.南京国民政府

B.中华民国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2、它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 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这机构是

A.商务印刷馆

B.京师大学堂

C.中华书局

D.新华书店

3、“……哪里有了共产党,呼儿嗨哟,那里人民得解放,《东方红》唱出了中国人民对共产党的无限热爱。下列不属于中共一大内容的是

A.通过了党的最低纲领 B.确定了党的名称

C.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D.要实现共产主义

4、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来封建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这里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

A.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以改革方式争取革命的胜利

5、1963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题词,号召向他学习,“他”是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雷锋

D. 袁隆平

6、“在经历了种种思潮和运动的激烈碰撞以后,近代中国人民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新的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在这条新路上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上文中“社会变革”的标志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过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7、下列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其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

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

D.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8、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诞生于(  )

A. 1951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4年

 

9、1954年,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中写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里“换了人间”主要是指

A.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召开了中共八大

C.完成了三大改造

D.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

10、这是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它标志着中国在经过了15年歧视待遇之后,终于有了享受与其他成员同等待遇的权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件。该事件是指

A.创办经济特区

B.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古希腊的一部世界文学名著,再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图景,成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这部作品是

A.《十二铜表法》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神曲》

12、《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条款,便利了列强对中国进行(   )

A.政治侵略

B.经济侵略

C.军事侵略

D.文化侵略

13、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表明(     

A.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

B.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建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改革开放获得了巨大成功

14、以下是关于护国运动的评价,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B. 它使资产阶级共和制形式得以恢复

C. 新文化运动是其取得胜利的思想基础

D. 护国运动的结果说明民主共和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15、《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捷报发出后举国若狂。京(南京)沪沦陷后,笼罩着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垣残壁之上,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材料描述的是正面战场的哪次战役?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保卫大武汉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6、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实行的是(     

A.打土豪,分田地

B.地租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

D.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17、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分别是(     

A.《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C.《尼布楚条约》和《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18、数据背后有历史,仔细阅读表格,下列选项中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

农林水利

轻工业

重工业

文教卫生

运输邮电

城市公用

其他

7.6

6.52

51.68

7.2

19.2

3.7

4.1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B.彻底改变了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国家工业化建设以重工业为主导

D.为三大改造的开始奠定了基础

19、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840年6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议和,签订《马关条约》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C

1900年6月,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A B.B C.C D.D

20、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事件是(     

A.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B.1981年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1978年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D.1980年,刘少奇冤案得以平反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49年9月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________,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________和平解放。

22、民国计时:以1912年为___________,改用公历。

23、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24、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大会上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领导工人运动。____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25、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__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________年召开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7、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最先践行的是安徽凤阳___________

29、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①1858年的中俄《______》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割占土地最多的条约)。

②1860年的中俄《______》,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土地。

③1860年的中俄《______》和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勒喀什池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土地。

(2)方式: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

(3)影响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0、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共产党领导的______和国民党领导的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近代化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世纪中后期,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清政府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2)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方面,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了什么制度?革命派取得了什么成果?

(3)在“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进化”方面,具有空前影响的是什么运动?此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4)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32、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列举下面中共在革命时期的主要行动。

(1)反抗国民党,打响第一枪

(2)主动出击日军,破坏交通线和据点

(3)江淮儿女,推着小车支援前线的战役

33、回顾百年历史,探究国共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进行的战争是什么?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2)写出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起义名称。

(3)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20世纪40年代,国共两党之间发生了哪一战争?

(5)从国共关系的变化中,你有何感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

(1)洋务派除了曾国藩、李鸿章还有哪些代表人物?

(2)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4)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