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一张老照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移风易俗中轰轰烈烈的场面。请你判断,这张老照片最早可能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2、太平天国真正形成与清朝对峙局面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永安建制 D.廊坊战役
3、习近平曾经这样评价一位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涌现的英模:“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你认为这位英模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4、如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提纲,结合所学,你认为记录的课题应该是
A.中华民国创建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D.护法运动
5、1945年8月,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的目的是( )
A.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B.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
C.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为了建立一个新民主义中国
6、“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新建一系列工业部门,到1957年几十个行业已经有了比较齐全的制造体系,工业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全国人均工资五年来增长40.2%,平均每年增长8%。据此可知,一五计划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A.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B.完成了现代化建设
C.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D.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7、“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材料中“改革进入新阶段”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主要是因为( )
A.中共十四大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D.中共十四大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8、“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①创办《中外纪闻》②建立中国同盟会③提出“三民主义”④发起“公车上书”⑤组建兴中会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9、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人民的吃饭问题是历代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新中国成立初期使该“预言”落空的举措是( )
A.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B.完成土地改革
C.成立了新中国
D.和平解放西藏
10、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A. 主张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B. 引进了西方科学先进的科学技术
C. 训练和装备新式海陆军 D. 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
1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者是
A. 孙中山
B. 汪精卫
C. 张学良
D. 蒋介石
12、“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在敌后战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材料中反映历史事件是
A.平型关大捷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3、1949年1月,中共取得了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斯大林得知消息后,在他的台历上写下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称为“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 刘、邓大军成功地挺进中原
C. 红军长征的完成
D. 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14、国共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其斗争的对象分别是
A.清政府;美帝国主义
B.列强、军阀;美帝国主义
C.清政府;日本帝国主义
D.列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
15、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
16、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进行了两种命运的决战。下列哪种排序正确反映了这一历史进程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17、下图是解放牌汽车进入川藏公路时的情景。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应该是在
A.一五计划完成后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后
18、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强学会的成立
B.《时务报》的创办
C.公车上书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19、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为
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
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2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B.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严复、魏源--新文化运动
21、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________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22、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____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2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___
24、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______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______________》,使得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特权。
25、祖国统一大业思维导图(请按序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
26、________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________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27、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 ______原则。这部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 ______的宪法。
28、15~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1689年,英国通过了____________,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确立了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原则。
(2)1776年7月4日,美国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托马斯·杰斐逊____________。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3)法国大革命时期,制宪议会颁布了____________。强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以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29、实行()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6年,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30、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________,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开国大典的阅兵总指挥是_____。
(2)新中国的第一位国务院总理是_____。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2、(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2)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哪些不平等条约?其中哪一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
(3)从近代中国的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4)面对列强的一步步侵略、清朝统治又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爱国者学生,你会怎么做?
33、列举首批被列入863计划的高技术领域4个。
34、阅读材料结合有关史实,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又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1)中国近代与西方的第一次较量是什么战争?
(2)皇家园林圆明园被列强焚毁发生在哪次战争中?主凶是谁?
(3)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经济方面有何尝试?这次探索的目的是什么?
(4)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政治方面进行了什么探索?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5)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说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及革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