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1987年,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GDP有1980年的7.02亿元,增长到34.04亿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87%上升到了21.34%,对此《上海通史》认为,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制度释放”的具体表现有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
③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④浦东的开发开放。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1955年,广东佛山25家古酱园公私合营,其中规模最大的“海天酱园”更名为“海天酱油厂”。更名的原因是( )
A.建立手工生产合作社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按照股份分配利润
3、1949年9月,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各方面代表662人参加了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工作是( )
A.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B.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提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此处“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指( )
A.废除全国范围的人民公社体制
B.允许多种所有制存在
C.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D.提高工资待遇,增强企业活力
5、1960年,大庆石油大会战采用“温和注水开发”的国际主流开采方式,结果开采三年、水淹一半,采出程度只有5%。经过分析研究后,我国自主研发了“糖葫芦”封隔器,实现了“想注哪一层就注哪一层”,解决了世界油田开发上的重大技术难题。大庆油田的开发( )
A.遵循科学实践的求实精神
B.表明我国油田具有特殊性
C.体现艰苦奋斗的建设热情
D.拓展能源勘探的崭新领域
6、《马关条约》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显著的是( )
A. 赔款二亿两白银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增辟沙市、重庆为商埠 D. 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
7、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两个一百年
B.四个全面
C.新发展理念
D.四项基本原则
8、下图是某史书的部分目录,其中“天国”是指( )
A.太平天国
B.义和团
C.戊戌变法
D.中华民国
9、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开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历史人物是( )
A.孙中山
B.黄兴
C.袁世凯
D.黎元洪
10、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规定
A.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B.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1、以下是一位同学的学习笔记,空缺处应该补充的内容是( )
主题:民族危机的加剧
时间:1901年
内容: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等等
影响: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有 ( )
①都是资产阶级发动的 ②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
③都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④都以失败而告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假如你是生活在1949年4月北京的一位市民,你在大街小巷听到民众议论最多的话题( )
A.日本帝国主义要投降了
B.国民党和共产党要打仗了
C.南京国民政府要倒台了,国内和平有希望了
D.蒋介石要把都城从重庆迁回南京了
14、一位网友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八百壮士遗骨在海外无人问》一帖,又一次打开了那段尘封的往事,帖子一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短短半个月,就引来了百万浏览量,许多网友纷纷声援,希望接英雄遗骸回家。结合材料,根据所学,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国民党军队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牺牲,值得后人去纪念
②在此会战中,国民党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③此次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④此会战中,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而共产党的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共同抗日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
15、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 清华大学 B. 京师大学堂 C. 京师同文馆 D. 复旦大学
16、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政权稳定后,领袖们开始着手建立他们心中的“太平天国”。下列文献中哪一个是太平天国领袖建立其理想社会的纲领文件
A.《天朝田亩制度》
B.《变法通议》
C.《资政新篇》
D.《北京条约》
17、下列各项,人物与事迹对应有误的是
A. 洪秀全——洋务运动
B. 左宗棠——收复新疆
C. 梁启超——公车上书
D. 孙中山——辛亥革命
18、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实行土地改革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年
19、戊戌变法的领导者有:
A.康有为.梁启超
B.李大钊
C.孙中山
D.鲁迅
20、上海市的高校从1966年至1969年停止招生,在校学生人数从1965年的5.25万人降至1971年的3510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点。1970年开始试招的工农兵学员,入学前大多数只有相当于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程度,学制缩短为二至三年,学员在校期间主要任务又是所谓“上大学、管大学、改造大学”,因此大多数很难达到大学本、专科毕业水平。这则材料反映了( )
A.新中国高等教育起点低的现状
B.人们不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
C.“文革”对高等教育的摧残
D.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
21、1947年夏,______、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2、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________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______在绍兴准备策应,被捕遇难。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
(3)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指引全党前进的旗帜—————( )
(5)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
24、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5、1842年,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老将江南提督______率众抵抗,力竭牺牲。1894年,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______在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奋勇杀敌,壮烈殉国。
26、文件:1947年中共颁布《_____________》。
27、辽沈、________、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8、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______;胡适在《新青年》发表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9、________年________月,英国军舰突然闯入珠江口,炮轰广州城,再次发动侵华战争,史称________战争。
30、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根据地;后来全国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______根据地面积最大。
3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新中国。请结合所学知识,了解一下共产党成长的历程。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
(1)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2)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中,有一支以共产党员为主的队伍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其所在军队赢得“铁军”称号。这是哪支队伍?
(土地革命时期)
(3)土地革命时期,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4)同年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转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请说出它的名称。
(5)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请说出这是哪次会议?
(抗日战争时期)
(6)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并派人前去调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7)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请说出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
(8)抗战胜利前,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会议上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解放战争时期)
(9)194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到了战略反攻阶段。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哪次战役?
(10)1949年4月23日,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哪次战役使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2、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33、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简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图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编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简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
(2)阅读以上材料,提取两个以上关键词,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材料中的两个以上关键词,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一个相关史实,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