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万宁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是1971年召开的第几届联合国大会( )

A. 25届   B. 26届   C. 27届   D. 28届

2、在众人的支持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长。随后,众人填写盟书,在孙中山带领下,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自此,新的革命组织正式成立。下列关于这一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1905年成立于南京

B.其机关刊物是《民报》

C.在孙中山的领导下成立

D.推动了辛亥革命爆发

3、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处死查理一世国王

C.1804年,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D.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

4、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的相同点有(     

①都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   ②都是彭德怀指挥的

③八路军组织发动的   ④山西都是主要战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某同学想给加拿大的杂志社发一篇论文,他选择最便捷的方式是(  

A.寄封挂号信

B.采用邮递特快

C.航空邮寄

D.发电子邮件

6、甲午中日战争中,著名的黄海战役中壮烈殉国的将领是

A.李鸿章 B.左宝贵 C.邓世昌 D.丁汝昌

7、1946年6月27日《蒋介石日记》写道:“无论对共涉及有无结果,目前军事行动,仍是最宜用讨伐方式。”这一军事行动是指全力围攻(   )

A.中原解放区 B.华北解放区 C.陕北解放区 D.山东解放区

8、1954年曾有人评论说“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该评论最适合形容下列选项中的

A. 第二次世界大战   B. 朝鲜战争   C. 越南战争   D. 伊拉克战争

9、下图是近代中国与11个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时的场景。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一条约内容的有(   )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款白银2100万元

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0、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你认为最主要是指:

A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后;

B.北洋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C.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D.无产阶级逐步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11、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中体西用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马克思主义

 

12、报纸是近代各种思想传播的主要工具。下列报纸中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为主,并作为同盟会机关报的是(     

A.

B.

C.

D.

13、“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尔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想要学习的是( )

A.经济的近代化

B.器物的近代化

C.制度的近代化

D.精神的近代化

14、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是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的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列强的侵略与殖民统治

C.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

D.国民政府的腐败

15、下列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事件与意义搭配不正确的是(     

选项

事件

意义

A

九·一八事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

一二·九运动

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C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

七七事变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A.A

B.B

C.C

D.D

16、鸦片战争后,英国侵略者在和约谈判中一再企图用威胁利诱的方法使中国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他们的目的得以实现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A.《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B.《天津条约》

C.《虎门条约》

D.《南京条约》

17、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8、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亡的重要原因是(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采取的不抵抗政策 D、日军为侵华作了长期准备

 

19、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

A.洋务企业的产生

B.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20、定都南京后,军队随即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其结果是一败一胜。在此之后,政权开始走向衰亡,先从内部开始了分裂和屠杀,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这里的“分裂和屠杀”指的是

A.攻占南京 B.天京陷落 C.北伐西征 D.天京事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___________。解放区军民以___________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___________为主要方式,以___________为主要目标,___________的作战原则和方针。

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___________率领西北野战军军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役胜利,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___________战役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___________,打退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2、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_______爆炸成功。

23、过程: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逼迫________下诏退位;2月13日,孙中山辞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________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结果:________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________窃取。

24、1955年,全国掀起______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②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它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25、日本侵占东北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_____壮烈殉国。

2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解决。

 

27、著名的洋务运动代表人物________收复新疆,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1894年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壮烈殉国

28、读图回答问题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_____年,达_____人罹难遇害。

29、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割______给英国;1894年孙中山在______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30、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________,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的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苦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在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力求以和平方式建立新中国。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于1946年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历史进入到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的事件是什么?与此相关的文件是?

(2)哪一事件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3)为了进行主力决战,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哪三大战役?

(4)结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结局,谈谈你的感想。

33、写出辛亥革命爆发的时间和地点。这次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作用?从辛亥革命的失败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那是个觉醒年代,那个时代,盛世将倾,深渊在侧,他辈当万死以赴;如今,盛世重现,幸福相伴。愿用吾辈之青春护佑盛世之中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独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这些人的责任,就是要通过办杂志,辨析、选择和验证出一种当代最先进的思想理论。作为改造中国青年和改造社会的指导思想,来探索出一条振兴中华的道路。”

——摘编自《觉醒年代》

材料二:本月(5月)四日,北京各校学生为外交问题奔走呼号。聚众之下,致酿事变。当时喧扰场中,学生被捕者三十余人。国民为国,激成过举,其情可哀。……大燮等特先恳交保释放,以后如需审问,即由大燮等担保送案不误。群情激动,事变更不可知。为此迫切直陈,即祈准保,国民幸甚。

——摘编自汪大燮《保释呈文》

材料三: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摘编自《觉醒年代》

材料四:

陈延年:陈独秀长子,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革命烈士。1927年在上海被捕,宁死不屈,被国民党反动派乱刀砍死,时年29岁。

一个共产党员的牺牲胜于千万张传单,如果怕死,就不要当共产党员。……革命者只能站着死,绝不下跪!

——陈延年

陈乔年:陈独秀次子,中国共产党第五届中央委员,革命烈士。1928年被国民党杀害于上海龙华,时年26岁。

让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

——陈乔年

——摘编自《觉醒年代》

(1)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一中陈独秀所创的“杂志”名称。该杂志的创办吹响了哪一历史事件的号角?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依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4)材料四表现了革命志士怎样的宝贵精神?(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