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亥革命被称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宣告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掀起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C.颁布《临时约法》
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2、依据图片获取信息是历史学科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你能从中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
A.中央红军的长征从江西出发,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艰难的行程
B.行程漫长,自然条件恶劣,是一次艰难的远征
C.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打败了国民党军队,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D.除中央红军外,红二、四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等也相继北上,逐步实现战略转移
3、毛泽东说:“我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我也不怕,我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现在苏联红军不入关,美国军队不登陆,形式上是中国自己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三国过问,三国都不愿中国打内战,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所以,重庆是可以去和必须去的。”材料中的“我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是指
A.转战陕北
B.重庆谈判
C.解决西安事变
D.开辟革命根据地
4、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5、徐特立是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如图是他1954年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证。通过此次会议,他可以见证( )
A.五星红旗被定为国旗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
6、下列关于西安事变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该事变发生的背景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有关
B.中国共产党对西安事变采取联蒋抗日的政策
C.它的发生加快了抗日战争的发生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初步形成了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
7、在广东省徐闻县前山镇南安村,有一位何姓八旬老人珍藏着一张1953年4月11日由当时徐闻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当地人民政府颁发的农村第一代土地房产所有证,它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段历史是
A.抗美援朝
B.开国大典
C.土地改革
D.西藏和平解放
8、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某纪念大会上说: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 ,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横线处应填入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新中国成立 D.五四运动
9、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洗劫并烧毁圆明园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列强获得大量的赔款
10、下列条款中属于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的是 ( )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1、某学校要举办纪念红军长征的图片展,搜集到了四幅图片,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A.②③④① B.④①③②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1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
A.建立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建立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13、“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
14、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因有
①青铜农具的使用
②铁农具的使用
③牛耕技术的推广
④井田制的实行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15、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人中国共产党史册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16、对下图所示过程解读正确的是( )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17、在古代有一个人,他不出国就能游览整个地中海沿岸各地的风光。你认为他生活在下列哪一个国家?( )
A. 罗马共和国 B. 罗马帝国 C. 雅典 D. 古代巴比伦
18、1918年,一个被誉为“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发表了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使新文化运动进入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这个“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是
A.魏源
B.严复
C.李大钊
D.胡适
19、“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是指哪一次会议?(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B.中国共产党七大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0、“于寇患及匪祸二者,对前一项,加强防御;对后一项,应准备速剿也。”据此判断,《蒋介石日记》中的这段文字最有可能记录于20世纪的
A.前10年
B.20年代
C.30年代
D.40年代
21、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______________在绍兴准备策应,被捕遇难。1911年4月,黄兴亲率革命党人在广州__________起义也失败。
22、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_____________海面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_____________在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不幸壮烈殉国。
23、土地永远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程中,为适应不同时期的要求,都适时的调整了土地政策。1947年,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之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24、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____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25、当前,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______—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我国成为______成员,加入该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的是_________。
27、古印度文明发源于______流域,公元前6纪,这一地区产生了佛教。
28、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_______战役打响以后,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全境;_______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30、写出在上海发生的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内容。
(1)1842年之条约,尝被迫通商之苦。______
(2)1915年之杂志,举民主科学之旗。______
(3)1919年之运动,扬工人罢工之威。______
(4)1921年之会议,谱开天辟地之章。______
31、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如何?为此,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我国的发展有何作用?(针对一条措施回答即可)
32、科技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的“两弹”科技成就斐然,请列举一例。
(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是什么?
(3)请写出两位在“两弹一星”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他们身上体现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4)我国首位乘坐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2008年哪一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其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行走?2012年加入人民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的名字是什么?
(5)哪位农业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什么?
3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材料二: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3年内,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0多万匹。
材料四: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已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请写出这次运动的两个代表人物。
(2)材料二反映了这一运动的哪项内容?
(3)材料三中的“轮船招商局”与该运动的哪一口号有关?从材料三可以看出,该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4)根据材料四,中国人“从制度上感觉不足",首先开展了什么政治活动?该活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