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中外纪闻》的创办
C. 公车上书 D.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右图陈云同志的题词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界的一次大讨论,这场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3、“中国从未如此依赖世界,而世界也从未如此依赖于中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亚洲和世界”。21世纪初,中国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②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④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利于中国走向世界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自主创新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国产大型客机C919 暗物资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 中国“天眼” 墨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A.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开放
5、近代中国,古老的北京城两次遭到西方列强无耻的破坏,分别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6、1972年2月,被西方新闻界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的历史事件是
A. 尼克松访华
B.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C. 《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D. 上海主办 APEC会议
7、做比较题的关键是比较项的选择,一是比较项要一一对应,二是要有可比性,这样有利于论从史出和启发性。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进步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的比较,最准确的是
A.民主革命所属的阶段
B.领导阶级
C.斗争方式
D.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8、下图文件发表于1979年。该文件发表,表明( )
A.对台政策转变为和平统一
B.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C."一国两制"构想已在台湾实施
D.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9、岳超在《庚子一辛丑随蜜纪实》中描述到;“光绪乘伦贝子之车,由溥伦跨车外。慈禧衣蓝布大褂……经由景山西街出地安门西行。”当时慈禧等仓惶离开皇宫是躲避
A.太平军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湖北新军
10、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旗帜”等关键词时,你能联想到的是
A. 马克思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民主义
11、“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于部”焦裕禄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 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C. 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 解放思想,与时供进
1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著书目的:“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下列哪个选项符合魏源的愿望( )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
C.《资政新篇》的出版
D.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
13、约有75%的零售业以及大量的小型手工业经营权重新回到私人手中,农民终于可以自由买卖他们有余的谷物。导致俄国当时出现这一现象的政策因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农业集体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新经济政策
14、下面两幅图,下图是同学们熟悉的一处北京园林内古建筑的遗迹,下图(18世纪末铜版画)表现的是它被破坏之前的景象。这一古迹被毁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5、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既能抒发个人情怀,也能反映历史的真情实况。下面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金少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
D.辽沈战役
16、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这一时期土地改革依据的是( )
A.《天朝田宙制度》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7、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那么,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抗美援朝胜利时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8、2016年是北伐战争爆发90周年纪念。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D.打倒列强,除军阀
19、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
A.民主革命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变法图强
2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A.建成工业基础
B.劳动人民当家作主
C.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共产党掌握政权
21、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_________创办了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了“_________”的道路。
22、________年,尼克松总统的安全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____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
23、我国大陆最后统一的地方是______。
24、(1)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在广东领导查禁鸦片。
(2)1912年《_______》颁布,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类型的宪法。
25、中国共产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该阶段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______ ,最新理论成果是 ______ 。
26、这里的每幅图片都在诉说着一端历史,请根据相关信息,将其与历史融合,与事件连接,相信呈现在你眼前的一定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请根据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1919年5月初发生的_________运动,与之有关的一个重要节日是____________。这个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
(2)图二反映的1945年8月蒋介石为了__________时间,三次电邀毛泽东到___________商谈国内和平。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等人来到这里,同国民党当局进行和平谈判,双方签署了_______________。
(3)图三反映的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________________的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覆灭。
27、广州起义:1895年,孙中山等准备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28、古印度文明发源于______流域,公元前6纪,这一地区产生了佛教。
29、1894年日本对中国发动______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______。
30、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革命团体是 __________ 。
31、简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
32、1894年,日本人在福州开办纺织、印刷等数十家工厂,大量产品倾销市场,导致当地手工业作坊纷纷倒闭。以上场景是否符合史实,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33、中国近代史上有许多以“2”结尾的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842年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名称。
(2)写出1872年创办的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3)写出1912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成果1例。
(4)1922年召开的哪一会议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5)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对东北的奴役侵略,写出在东北地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国将领一位。
(6)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汇演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怎样的方针?
(7)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有何影响?
(2)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列举两例并加以说明。
(3)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感悟?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