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出自下列哪一文件(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国土地法大纲》
2、“教育要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谁提出的
A.蔡元培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3、小浩准备作《我眼中的“文化大革命”》的主题发言,以下内容不适合出现的是
A.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B.民主法制遣受践踏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4、中国拥有核武器是为了( )
A.对抗
B.反击
C.防御
D.进攻
5、“昨日(1937年8月10日)报载,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上海汇山码头为我军占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台儿庄战役
6、“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南昌起义
C. 张学良“改易旗帜”
D. 井冈山会师
7、有人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这是一场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据此判断,它叙述的史实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8、“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它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打开了缺口。”据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是( )
A.促进思想启蒙
B.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C.挽救民族危亡
D.促进社会政治变革
9、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福州船政局
10、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它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11、1949 年《人民日报》中刊载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评述的是
A.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
12、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勇击日寇、殉难黄海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宝贵
D.邓世昌
13、近代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下图所示报刊宣传的思想是
A.中体西用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4、漫画“梅开三度”,反映了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对这幅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联合国因中国的重返而实现了绝对公平
B.美、日承认中国国际主导地位
C.利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发挥重要作用
D.中国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外交
15、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16、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进行了下水仪式,令国人无比骄傲和自豪。那么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空母舰是( )
A.“辽宁舰”
B.“厦门舰”
C.“武昌舰”
D.“广州舰”
17、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留学日本、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时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派的大力提倡 B.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
C.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D.辛亥革命的推动
18、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①张自忠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在我国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时间是:
A.1898年
B.1905年
C.1912年
D.1915年
20、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尖端科技并没有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停止发展,主要是因为( )
A. 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 B. 大跃进运动
C. 四人帮的努力 D. 其他国家的帮助
21、____________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
22、“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3、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派船舰40余艘,封锁珠江口,发动对华侵略战争,史称________战争。
24、1912年3月颁布的《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1945年中共召开七大,大会确立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5、20世纪20年代,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青年们相信军队是国家的基石和支柱,为了参军救国,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源源不断地奔赴广州报考________。
26、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______成立。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7、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________、宁波、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割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________,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8、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上,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9、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有_____;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中共一大召开:________年7月,中共一大在________召开,________、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31、我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策。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在哪一会议上提出的?召开的时间是多少年?
(2)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时期?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32、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成就
33、“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顾我党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总有精神力量鼓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红船精神——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最初的“梦想”是什么?后来,在中共“二大”上,又是如何发展的??
(2)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开始。毛泽东是在哪一事件中改变计划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的?你认为毛泽东这一行动,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3)长征精神——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中的哪一事件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延安精神——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在抗日战争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在抗日根据地采取了怎样的土地政策?
(5)“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那么,你认为这些精神有哪些共同内涵?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摘自2018年12月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哪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的重要地位是什么?
材料二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4年2月24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指出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 1978-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表
年份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978年 | 343.4 | 133.6 |
1990年 | 1510.2 | 686.3 |
2000年 | 6280 | 2253.4 |
2017年 | 36396.2 | 13432.4 |
2018年 | 39251 | 14617 |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仔细阅读材料三中的图表数据,说说你从中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得到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