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是
A.由于日本的侵略,红军要北上抗日
B.为了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D.为了打倒蒋介石,把革命推向全国
2、下列历史事件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创办京师大学堂 ②废除科举制 ③创立《申报》 ④创办商务印书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3、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1990年中央宣布建立( )
A.海南经济特区
B.上海浦东开发区
C.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
D.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4、我国把每年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5、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这体现了城市经济改革有利于( )
A.实行政企分开
B.改变分配方式
C.实行公私合营
D.增强企业活力
6、以下近代文艺作品中带有鲜明抗日救亡时代色彩的是
A.电影《定军山》
B.小说《狂人日记》
C.电影《马路天使》
D.歌曲《黄河大合唱》
7、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中规定的三权分立原则,主要是参照当时哪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制(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8、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是( )
A.东北抗日联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D.刘邓大军
9、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A.武昌起义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清帝下诏退位
D.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的统治
10、袁世凯得以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B.革命政府内部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支持
C.清政府的支持 D.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11、1982年,中共中央发出的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该“一号文件”着眼于
A.改革农村生产关系
B.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C.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中英《南京条约》稿本被中国海关博物馆收藏,其理由是该条约规定(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最早获取领事裁判权
C.英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D.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13、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A.“还我青岛”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14、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
A.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B.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C.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D.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15、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百日维新
B.辽东半岛战役
C.武昌起义
D.廊坊阻击战
16、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马关条约”“通商口岸”这两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城市是
A. 重庆 B. 广州
C. 上海 D. 九江
17、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下列四组人物,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佟麟阁黄继光
B.黄继光赵登禹
C.黄继光邱少云
D.邱少云赵登禹
18、下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 )
时间 | 1898年 | 1900年 |
列强办厂数目(个) | 800 | 1231 |
导致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辟五口通商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19、1862年,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上海洋炮局,这是清政府经营最早的兵工厂。1865年,迁至南京,扩建为金陵制造局。次年迁于苏州,更名为苏州洋炮局,成为中国第一家西洋式兵工厂,生产的火炮在收复新疆的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上海洋炮局的发展历程反映出洋务运动( )
A.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打压
B.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挽救了清朝的统治危机
D.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20、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于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21、请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1)_______年,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______大规模的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从此土地由_______________变为了___________。
(2)__________年,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________,从此土地制度由___________变为了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运动。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
(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7)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2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奋斗目标;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是走中国道路、______、凝聚中国力量。
23、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______________在绍兴准备策应,被捕遇难。1911年4月,黄兴亲率革命党人在广州__________起义也失败。
24、___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_成为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5、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为解决祖国统一大业,提出“____________”伟大构想。1997年,______回归祖国。
26、八国联军侵华:________年6月,为镇压________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________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7、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________,最主要的影响是________
28、土地永远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程中,为适应不同时期的要求,都适时的调整了土地政策。1947年,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之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29、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经过反复试验掌握了杂交水稻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着重要贡献;中国药学家_____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30、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______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______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31、写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代表三位。
32、邓小平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带领中国人民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让人民逐步走上富裕路,使国家综合实力迅速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请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能顺利召开,邓小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举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哪两项伟大决策?
(2)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建,邓小平功不可没。请问:深圳经济特区创建于哪年?特区的创建有何重要意义?
(3)1997年邓小平逝世是中国人民的巨大损失,同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提出的系列创新主张概括为什么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指导意义?
33、对于近代中国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34、阅读《中国历史》第一册第四单元的目录,探究下列问题。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
(1)第四单元是中国古代史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期的特征是什么?
(2)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建立魏国的人物是?
(3)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有一个短暂统一的政权,所谓“昙花一现”。完成统一的人物是?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也有统治者的主动汉化。最能体现这一时期主动汉化的历史事件是?
(5)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哪位书法家?
(6)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今天的建设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