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合肥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66年至1976年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中国科研工作者们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一项是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我国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2、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设立台湾行省

C.在西摩尔的率领下,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D.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3、1871年,曾国藩和李鸿章联名奏请“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此举根本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富国强兵

C.培养新式人才

D.维护清王朝统治

4、下面趣味知识卡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中,错误的信息是(     

运动背景: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运动目的:利用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运动口号:“自强”“求富”。

运动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A.运动背景

B.运动目的

C.运动口号

D.运动地位

5、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恩来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封面上写着:“The Chineseare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毛泽东首次率团访问苏联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周恩来率团参加万隆会议

6、张学良在谈到西安事变时说:“我做了一次这样的事,如果我认为国家需要,我还会再做一次!”这说明西安事变

A.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结果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是中华民族局部抗战的开始 D.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7、1984年3月24日,55位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 优先发展工业 B. 扩大企业自主权

C. 扩大对外开放 D. 设立经济特区

8、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下图的取消以及后来下图的岀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 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 分配方式上实行平均主义

C.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 经济形态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9、他奉西班牙王室之命,率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他是谁

A.迪亚士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达伽马

10、利用历史地图,可以帮助我们在历史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时空观。下图所示的战役是(  )

A.青化砭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11、下图所示战役“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此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淞沪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2、“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井田,开阡陌”——严复。“此事”指

A. 清政府废止科举考试   B. 《申报》在上海创刊

C. 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D. 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的拍摄

13、它创办于1898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它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它”成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义和团运动时期

14、“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下勇壮军威。双十协定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沉浮。”诗中将“天下安危系一身”的历史人物是(     

A.蒋介石

B.毛泽东

C.邓小平

D.刘伯承

15、黄仁宇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认为:第一帝国(秦汉)的整体还带有贵族性格,士族力量强大:而第二帝国(隋唐宋)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材料中认为,第二帝国第一帝国相比主要的区别是(  )

A.选官制度的变化引起了政治结构的变化

B.科举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C.科举制限制了皇帝在用人上的权力

D.选官制度引起了经济格局的变化

16、如图邮票发行距今(     

A.5年

B.10年

C.15年

D.25年

17、京师大学堂是今天我国北京大学的前身。它创建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百日维新时期

C.中华民国时期 D.国民大革命时期

18、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北伐战争的目的是( )

A. 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 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C. 建立红色革命根据地   D.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实现全国统一

19、“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诗歌突出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C.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B.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

C.1917年,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D.新文化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体制改革·革除弊病】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济成果相联系,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由此可见,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是心环节是________

22、_______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将收缴的110多万千克鸦片当众销毁。_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3、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____________1918年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4、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在广东领导查禁鸦片。1876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率军进入新疆讨伐阿古柏。

2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北伐战争中,________领导的独立团,取得汀泗桥和贺胜桥战役的胜利,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美誉。

(2)1927年,________________成立,蒋介石建立起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__会师,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26、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是___________________

 

27、(1)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是:______

(2)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______ ,他的代表作有______

(3)列举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抗战史实两例______________

(4)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抗战史实两例____________

(5)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指的是______

(6)解放战争期间的战略决战具体指______战役

(7)《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是______

28、________的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党的十五大把___________理论确立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9、观察图二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鸦片战争中被迫割让的土地

B.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宁波

30、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____;1992年,邓小平____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道路不断摸索中,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大革命失败后,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毛泽东等人在摸索中开辟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遵义会议重点解决了哪些问题?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在两个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

(4)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认识?

3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谈谈为什么《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33、说说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及性质。中共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如何?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们之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并不要求各位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摘编自《国际关系资料选编》

材料二   1971年7月的一天,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公告的发表,引起世界舆论的震动。尼克松对此曾说道,“这一公告是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新华社北京2020年6月11日电:针对有媒体报道6月9日美国一架C-40A军用运输机飞越台湾上空,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1日应询表示,美方此举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予以强烈谴责。“我们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立即停止此类非法、挑衅的行径”。

材料四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是1955年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发言?结合材料分析,他阐述的是什么方针?

(2)材料二中所指的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请指出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

(3)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四,你认为应如何发展新时期的中美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