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黔东南州 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860年,强盗们的大火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下深深的伤痕”材料中“强盗们”指

A.英法联军

B.英美联军

C.英俄联军

D.八国联军

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一个中国,高度自治”

D.“三民主义,国共合作”

3、……4月12日,发出了大屠杀的命令“汪精卫也叫嚣要用对付敌人的手段对付共产党……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这些事件导致了

A.南昌起义失败

B.北伐战争失败

C.国民革命失败

D.辛亥革命失败

4、学校让以“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为主题出一期板报,宣传委员需要查找下列哪些工业的资料( )

①汉阳铁厂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开平煤矿 ④轮船招商局 ⑤安庆内军械所

A.②④⑤

B.②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⑤

5、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伐袁世凯,这个历史事件被称为(       

A.二次革命

B.北伐战争

C.护法运动

D.护国战争

6、直接引发“公车上书”的事件是

A. 《马关条约》的签定

B.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C. 德国“强租”胶州湾

D. 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

7、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A.抗美援朝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新政协会议召开

8、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发动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革命群众。这就是历史上的(     

A.天京事变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9、在哪次会议上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五大

D.中共七大

10、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它出现于    

A.古代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11、禁毒知识:6月26日“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禁毒第一人”的是(  )

A.蔡锷

B.林则徐

C.谭嗣同

D.洪秀全

12、中国人结婚的“彩礼”极具时代特色,历程如下图,这客观上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    )

70年代末“三转一响”

80年代“四大件”

90年代“三金”

21世纪初“一动不动”

A.婚姻成本越来越高

B.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婚姻观念不断变化

D.工业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13、陈天华在1903年出版的《猛回头》中写道:“这,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

B.禁止中国人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C.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D.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14、“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以上歌词的内容歌颂了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一丰功伟绩

A.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将深圳、珠海等设为经济特区

D.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1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

A.英国

B.沙俄

C.日本

D.法国

16、通过民族、政治和权力这三大妥协,革命以较小的代价和低烈度的震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较为顺利地达到了“不流血而贯彻共和之目的”制度变革的目标。这里的“革命”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二次革命

17、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联系所学,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②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③穆罕默德带领信徒迁居麦地那④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A.④③①②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

D.①②③④

18、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攫取在华利益。《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割地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开设工厂

19、学者任继愈曾经感慨地写道:“经过百年的奋斗,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他感慨的历史事件是

A. 新中国成立

B. 土地改革

C. 一五计划

D. 三大改造

20、洋务运动中能够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 创办军事工业

B. 创办民用工业

C. 创办新式学校

D. 派遣留学生出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________》,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2、填空题。

1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开端。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规定不分男 女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后期,为了改变不利的局面,洪仁开写成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

31875年,左宗棠采用______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______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4)义和团的口号是______

51912年,孙中山在______宜誓就职,宣告______临时政府成立。

61912年改组国民党的是______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______宜告独立,护国战争爆发。

7)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是____________

23、1987年__________(会议名称)明确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__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

24、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2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文艺工作者。

(1)杂交水稻之父是   

(2)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3)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是   

26、1894年,日军占领____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1937年,日军占领____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27、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____________我国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____________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28、由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因此,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这一法律文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彻底摧毁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地主阶级的事件是________,因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29、请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其性质是一次彻底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爱国运动。

(2)________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开幕,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了。

30、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它是对农业、____以及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洋务运动兴起于何时?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有何进步的历史意义?

32、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压迫的抗争史。图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图片折射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请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企业是在什么运动中创办的?它属于哪一类型的工业?

(2)图2中人物领导了什么事件?拉开这场变法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3)图3起义成功后,孙中山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什么?

(4)图4中杂志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其标志是什么?

(5)纵观中国近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33、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齐心】

(1)人民军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领导了北伐战争,北伐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同室操戈】

(3)20世纪40年代,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内战,哪一事件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能够迅速赢得解放战争胜利的自身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年大会上强调,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也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摘自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

(1)材料一中的“伪说”、“罢学风潮”、“近因”各指什么?

材料二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2)材料二反映了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它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材料三  在孙中山先生看来: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血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出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孙中山认为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原因。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的分析不完全正确,你认为推动五四运动扩展到全国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材料四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4)材料四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