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72年,12岁的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赴美学习,为日后创造铁路建设的突出成就奠定了基础,詹天佑赴美留学,与哪一事件有关(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2022年,在纪念某一历史事件105周年时,有人写道:“阿芙乐尔播赤种,十月之花尽娇容。香飘红场旌旗奋,色染华夏天地红。”据此推断这一历史事件应该是( )
A.美国的南北战争
B.日本的倒幕运动
C.俄国的十月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3、历史学家章开沉说:“19世纪,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骞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
A.挽救中华民族
B.实现思想解放
C.推翻清朝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
4、历史事实是指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件或人物所持有的“看法”。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1953-1957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B.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5、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依次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 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 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 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6、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D.没有充分的发动群众
7、比较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关于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比较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三个区域都是我国政府从国情出发而设置的
B.这三个区域都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拥有自治权
C.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域只在于经济方面
D.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社会制度
8、清朝恭亲王奕䜣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曾国藩说,购买和仿制外洋器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说明,“自强”的内涵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近代科技
D.实现民族独立
9、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处应该是
A.金田起义
B.天京陷落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10、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制外来侵略)。”由此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镇压人民起义 B.抵抗外来侵略 C.发展民族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11、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的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A.孙中山 B.陆浩东 C.邹容 D.陈天华
12、屠呦呦教授曾说:“中国中医有很多很好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科研手段实现中西医结合,从而发现更多新药为人类健康服务。”秉承这一思想,她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
A.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C.成为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劳苦大众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这表述的是中共诞生的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意义
14、孙中山贡献给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财富,是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民主革命理论纲领。宣传这一“理论纲领”的刊物是( )
A.
B.
C.
D.
15、观察下图。下列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林则徐的禁烟纲领
B.太平天国运动革命纲领
C.洋务派的“自强”纲领
D.维新派创办的刊物
16、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对联中,体现十八大以来重大成就的是( )
A.万里江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九二共识促交往,两岸关系谱新篇
C.两次回归洗国耻,一国两制载史册
D.精准扶贫奔小康,绿色发展新画卷
17、如图是某纪念馆的纪念墙(部分),它警示和教育后人不能忘记的是( )
A.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
B.日本割占中国台湾岛
C.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D.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18、五四运动的口号中最能反映其性质的是( )
A.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废除二十一条” D.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19、阅读下表,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安庆起义是由徐锡麟、秋瑾领导的
B.黄花岗起义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
C.革命者具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D.武装起义对历史发展没有积极作用
20、尽管他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一大”,却因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功绩和影响而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他就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
21、_________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2、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_____________海面激战,北洋舰队将士奋勇杀敌,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_____________在弹药将尽之际,下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不幸壮烈殉国。
23、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是什么事件?___ 。
24、1872年创办于上海的_________,是近代中国最大的报业集团。
25、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 召开,会上决定把 作为代国歌。
2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其中不乏有农民阶级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1)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2)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兴起于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组织组成_______积极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结果虽然失败,却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7、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____,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28、在中国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物是____.
29、完成下面表格
30、1919年,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一系列的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后,引发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这次运动的洗礼,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
31、鸦片战争有何影响?
32、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3、漫画“聚”条约
注:绷带上的字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瑷珲条约.......
(1)以上漫画绷带中”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涉及哪一对华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分别指出这五大不平等条约的影响。
34、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都先后提出过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材料二 孙中山把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土地与资本两大问题。“平均地权”——“土地国有”是孙中山的土地方案。主要内容为“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在有关资本的课题上,孙中山确认“实业主义为中国所必须”。他认为中国的近代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材料三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是“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文献的内容,这一文献颁布于哪一历史事件期间?它反映了哪一阶级对土地的美好愿望?
(2)依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提出的土地方案是什么?民生主义与哪两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
(3)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哪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历史上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哪一部文献成为这场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成果之一?
(4)材料三中“挖蒋根”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方面采取的哪一措施?哪一文献为这一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