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阜新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材料中的“从此”是指

A.1840年

B.1842年

C.1851年

D.1856年

2、如表所示内容体现了当时我国(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统计(部分)

来源

中共

党员

民主

党派

归国

华侨

少数

民族

妇女

农民

工人

解放军

人数

668

274

30

177

147

63

100

60

比例(%)

54.5

22.4

2.5

14.4

12.0

5.1

8.2

4.9

A.人大代表具有广泛性

B.民族平等原则得以实现

C.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D.妇女参政意识普遍增强

3、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陈独秀于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担任北大校长大的蔡元培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4、假如你是生活在1949年4月北京的一位市民,你在大街小巷听到民众议论最多的话题(   

A.日本帝国主义要投降了

B.国民党和共产党要打仗了

C.南京国民政府要倒台了,国内和平有希望了

D.蒋介石要把都城从重庆迁回南京了

5、有学者指出:“中国之所以能在1937年奋起抗战,西安事变实为契机。西安事变引起中国国内政局的一大变动就是全国军民、男女老幼、朝野上下真心诚意的投入民族解放战争。”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安事变(     

A.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B.成为了扭转时局的关键

C.彻底解决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D.改变了日本侵华的政策

6、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的能有效抵抗疟疾的药物是

A.麻沸散

B.青蒿素

C.千金方

D.青霉素

7、“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上述材料最有可能来源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8、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 )

A. 孙中山   B. 康有为   C. 张之洞   D. 陈独秀

 

9、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人士创办了很多报刊,下列报刊属于维新派创办的是

A.《民报》

B.《每周评论》

C.《新青年》

D.《时务报》

10、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11、有人说“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个“礼物”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2019年4月,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中国访问期间,考察了被称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还有什么是这个城市制造不出来的!”。这个城市是(     

A.珠海

B.上海

C.深圳

D.厦门

13、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①“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4、(题文)曾国藩曾经说过:“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从中能看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发展资本主义   B.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 抵抗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 利用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15、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下列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新特点的是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A. B. C. D.

16、观察下图,由此判断“沪局”

A.是最大的民用企业

B.达到了“自强”的目的

C.是最大的军事企业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器物

17、邮票是微缩的百科全书,对“西藏和平解放”纪念邮票相关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A.背景——青藏公路的开通

B.时间——1949年

C.人物——阿沛·阿旺晋美

D.意义——祖国获得了统一

18、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

A. 中共一大   B. 兴中会成立

C. 湖北军政府成立   D. 中华民国成立

19、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与之相对应的探索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④②③

D.③②④①

20、服饰,自古受到中国人的重视,与人的身份地位、思想观念密切相关。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体现了

A. 自由思想

B. 博爱思想

C. 平等思想

D. 专制思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39年,______领导了虎门销烟;______收复新疆。

22、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_____》。

23、策略:利用有利地形,构筑工事,______,消耗敌人。

 

24、

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全球通史》

中国近代化历程

主要特点

相关重大事件

代表人物 (各写4个)

第一阶段

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第三阶段

新文化运动

 

 

25、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_____,支持_____

26、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7、“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______。

28、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_______________:《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_________________

29、( )-------1965年,我国在“( )、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导下,国民经济得到调整,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古希腊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他是_______________。

(2)人类历史上第一列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_____。

(3)1498年到达印度洋西海岸的欧洲航海家是_______________。

(4)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图回答:

(1)张謇创办实业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了什么道路?

(2)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哪些方面的阻碍?

(3)结合图片说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32、素有“东方梦巴黎”之称的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巨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名称。

(2)写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

(3)写出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的名称。

(4)写出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名称。

33、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颂和铭记。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回答下列问题:

(1)邓小平从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2)举出这一构想成功实践的两个范例。

(3)新时期我国政府在这一伟大构想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4)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会见了哪位台湾领导人,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5)感悟:通过上述探究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对此,西方媒体惊呼:中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世界军事强国!西方国家在此后的国际事务中不得不考虑中国的态度。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专题评述

材料二: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不得因没收封建的土地财产而侵犯工商业。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但在某些特殊地区,经省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部。半地主式的富农出租大量土地,超过其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数量者,应征收其出租的土地。富农租入的土地应与其出租的土地相抵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材料一哪一历史事件其间中国的军队名字是什么?司令员是谁?

(2)材料一的事件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我们可以从这些英雄身上学到哪些优良品质?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推行过程中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4)材料一至材料二中两件事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