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韶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工农群众。这就是历史上震惊中外的(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宁汉合流”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东北易帜”

2、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废除科举制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粉碎四人帮

 

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校开展了“手绘党史”活动。以下学生作品按照历史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4、从1911年12月10日起,《民立报》连载了钱病鹤所绘纪事画《血战画史》,下图《举义》刻画了革命军攻占湖广总督督署的情景。这次“举义”是(     

A.保路运动

B.南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5、观察下表,分析表中税率的变化与《南京条约》哪一内容直接相

关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A.中英协定关税 B.割让香港岛 C.赔款2100万元 D.开放五口通商

6、一百年前的某一天,《申报》记者老费前去采访大生沙场的创办人﹣﹣一个主张实业救国的晚清状元,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

A.林则徐 B.张謇 C.曾国藩 D.李鸿章

7、李鸿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说过:“时至今日,地球诸国通行无阻,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为此,中国做出的反思是(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百日维新

D.洋务运动

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9、2015年5月,黑龙江政府批准将“爱辉”地区的名字恢复为“瑷珲”,目的是铭记惨痛历史。与“惨痛历史”相关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有人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

A.创办福州船政局 B.收复新疆 C.收复甘肃 D.收复台湾

11、护国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A.推翻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B.维护了民主共和

C.消灭的封建帝制

D.推翻了封建统治

12、由图1"粮票(凭票购物)”到图2"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票证退出了历史舞台。决定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消费习惯

B.经济发展

C.宏观调控

D.出行方式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转”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中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14、1947年4月17日,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历史事变的发展表现得如此出人意外,蒋介石占领延安将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的放弃延安将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A.三大战役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抗美援朝战争

15、小明暑假去北京旅游,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导游说北京在近代曾经两次遭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火烧圆明园是在那次战争中(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照片是历史的见证。据此推断,如图历史照片应拍摄于(       

A.北伐进军

B.抗日战争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长征

17、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②九二共识的提出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④习近平会见马英九,实现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18、某班开展以“中国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改革开放

19、下列关于百团大战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B. 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C. 1940年由彭德怀指挥

D. 八路军出动整整一百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攻击

20、一位战争亲历者、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的伟大胜利,不但给中国,也给世界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材料中的战略决战不包括(  )

A. 辽沈战役   B. 延安保卫战   C. 平津战役   D. 淮海战役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0年6月,我国颁布了《 》,这是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

22、广州起义:1895年,孙中山等准备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23、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_____大会上,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4、____年8月1日,____、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____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5、“……后来的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这份宣言中以浓缩的形式出现。”这份宣言是发表于1848年的《________》。

26、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______》。

27、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大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上“血肉筑长城”并取得胜利的两场著名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

29、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点是______;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______

30、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尽管出现了“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严重失误,但社会主义建设仍取得显著成就,涌现出了像“铁人”____、“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先进人物。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共十五大确立了什么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32、中国现代史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事件。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

(3)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事件。

(4)改革开放使我们富裕起来,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当时在农村推行的是什么制度?对外开放是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哪个城市?

(5)写出现今领导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核心人物。

(6)结合今天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想。

33、阅读材料: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

请回答下列各问: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新中国首任外交部长是______

(3)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______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他提出“______”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6)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______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7)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8)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____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9)当今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______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以国共两党合作与斗争为轴心而转动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孙中山)不止一次地告诉党内反对吸纳共产党员的国民党人:“十三年来,民国绝无起色,党务并不进步,皆由尔等不肯奋斗之过”,反之,“彼共产党成立未久,已有青年同志二百万人,可见其奋斗之成绩。尔等自不奋斗而妒他人之奋斗,殊属可耻”。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三       1946年中期以后,蒋(介石)决定用军事手段来解决共产党问题,以便证明如果不是受美国调停的妨碍的话,他可轻而易举地消灭敌人,胜利将证明他的判断正确,并表明美国人要中国建立联合政府的浪漫之梦不切实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表达了什么主张?在这样的主张指引下,孙中山主持召开了什么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回答,国共第二次合作是在什么背景下实现的?根据图片信息,回答: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回答,蒋介石采取“军事手段”,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蒋介石这一“军事手段”的最终结果如何? 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上述国共关系的历程给我们哪些启示? (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