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图木舒克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石膏雕像“阿格里巴”是屋大维的女婿、部将、密友,他追随屋大维在罗马内战中东征西战,最终帮助屋大维:(  

A.赢得布匿之战

B.推行种姓制度

C.打败波斯帝国

D.建立罗马帝国

2、某班上了一堂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的活动课,这堂课所属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起步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3、制定下图文献的机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4、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 民族独立   B. 民族自立   C. 民族区域自治   D. 民族融合

 

5、1895年对中国而言是动荡屈辱的一年,设想这一年你生活在台湾,你可以参加的爱国

行动是

A.参加反对八国联军的斗争

B.参加反对日本割占台湾的斗争

C.参加义和团运动

D.参加收复新疆的斗争

6、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是在这一年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是(  )

A.四渡赤水

B.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雪山过草地

7、“下图是苏州吴县沈维钧编辑、上海世界书局于1921年6月发行的《做白话文秘诀》书影。这本书的出版

A.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B.提出了民主革命的要求

C.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D.是对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

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9、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确立

C.德国强占胶州湾

D.三国干涉还辽

10、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转战陕北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迫中国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 )

A.《天津条约》 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C.《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

12、“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作者指的“分水岭”事件是

A.中共二大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13、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他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A.兴办实业

B.创办学堂

C.筹划海防

D.编练新军

14、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时间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事件

成立兴中会

成立中国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A.洪秀全

B.梁启超

C.孙中山

D.章炳麟

1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如果要你为这本杂志添加出版年代,按照当时中国的纪年法,正确的是( )

A.民国二年

B.民国三年

C.民国四年

D.民国五年

16、中共中央为克服三年的严重困难局面,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下面不属于八字方针的是(     

A.调整

B.巩固

C.整顿

D.提高

17、英勇抗击洋枪队的太平军将领是

A.杨秀清

B.石达开

C.陈玉成

D.李秀成

18、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开幕。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当前,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0、“三只兔子改变了中国文化”说的是三个属兔的人——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与他们相关事件的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扶清灭洋”

C.“民主科学”

D.“变法自强”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解放战争进程”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22、________的指挥下进行的“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23、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1947年刘邓大军______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24、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是________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________

2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该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______》,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6、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________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7、______”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28、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第二个“天安门”指的是________(事件)。

29、____________年的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成立。

30、______ 所率先锋第四军在北伐战争屡破强敌,第四军被称为“铁军”,他也因此被誉为北伐名将。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规定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哪个条约的签订使得外国侵略者在华鸦片贸易合法化?

32、写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南京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关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丑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有何历史意义?

(2)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什么?

(3)平型关大捷的历史地位如何?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在哪里?

(4)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什么?该战役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895年春,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他们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古人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也不能因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忽视它本身的光芒。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一“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并说明这场运动的进步作用。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分析举人们“群情激愤”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