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写道:“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之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无希望,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可见北伐的目的是
A.建立南京革命政府 B.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C.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D.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
2、“东风快递”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新浪微博官方实名中长一号。这支部队由第二炮兵更名而来,也见证了我国哪一军种的发展( )
A.空军
B.海军
C.陆军
D.导弹部队
3、2002年,中华大地掀起了“唐装”热,色彩靓丽的唐装成为街头巷尾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你知道这一景象与下面哪次会议有关( )
A.云南世博会
B.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海南博鳌亚洲论坛
D.“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
4、根据我国形势的新变化,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新变化”是指
A.祖国大陆获得空前统一
B.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D.第一个五年计划已完成
5、某同学在搜集和整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材料时,找到一部被评价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应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6、“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打到外线去”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主力部队是( )
A.刘邓大军 B.东北解放军 C.中原解放军 D.华北解放军
7、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目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 )
A.140多个
B.160多个
C.180多个
D.200多个
9、“没有40年前那场'检脸真理标准大讨论,没有时党内错误思想观念的澄清与纠正,难有真正的思想解放”。这句话说明了这场讨论
A.是党历史上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B.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领导核心
C.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
D.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
10、1945年,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蒋介石和毛泽东在重庆拍摄了唯一的单独合影。毛泽东去重庆的目的是( )
A.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为争取和平与国民党谈判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11、九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一书时,发现了一段史料:“天朝再败于……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你认为当时“中国知识精英”“又进一层”主要是指( )
A.实现工业的近代化
B.实现军事的近代化
C.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D.实现思想的近代化
12、圆明园的焚毁是中国人永久的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犯下此罪行的是
A.沙俄军队 B.八国联军 C.日本关东军 D.英法联军
13、爱国人士郑观应曾愤慨地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其忧虑是由于( )
A.《南京条约》签订后领事裁判权的实施
B.《天津条约》签订后大批通商口岸开放
C.《北京条约》签订后对英支付巨额赔款
D.《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外商开办工厂
14、“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
A. 新文化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戊戌变法
D. 洋务运动
15、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其中,抗美援朝精神包括( )
①高度的爱国主义②敢为人先③革命英雄主义④革命乐观主义⑤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6、北伐战争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打击军阀的顺序是( )
A.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B.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
C.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
D.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
17、若夫美法民政,英徳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名书佳书,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蒙,量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以上材料说明
A.百日维新学习西洋之法
B.阐述了借鉴日本维新的原因
C.百日维新的内容
D.百日维新背景
18、“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副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A.护国战争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19、口号是时代的呼声,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停止内战争,一致抗日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下面不属于洋务派前期创办的军事工业的是( )
A、安庆军械所 B、轮船招商局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21、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_____发动武装起义,建号_____,起义军称“_____”。
22、________(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________(会议)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3、下图中的人物是________,他被誉为“_____________”。
24、三大战役:
名称 | ________战役 | 淮海战役 | ________战役 |
时间 | 1948.9-11 | 1948.11-1949.1 | 1948.11-1949.1 |
指挥 | 林彪、罗荣桓 | 刘伯承、邓小平等 |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
地点 | 锦州、长春、沈阳 | 徐州 | 北平(和平解放)、天津、张家口 |
意义 | 解放______全境 | 解放了__________以北的广大地区 | ________全境基本解放 |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________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____________在全国的胜利 |
25、下面的北伐战争形势图中①处是________的势力范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____。
北伐战争形势图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
26、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了__________,震动全国。
27、( )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 成为一夜崛起之城,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78年安徽 小岗村农民首先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9、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______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____________祖国的大政方针。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0、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____(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共 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1、图片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李宏同学用A.B.C三张照片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个主题名称。
(2)分别写出A.B两位人物的重大贡献。
(3)图D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4)小明同学想参观图E中的“中共一大会址”,请问他应前往哪一城市?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5)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2、阅读材料,回到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涎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七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同学们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
回顾历史
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是1949年的“中国新生”和1978年的“伟大转折”,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
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33、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谁?他于1851年1月在哪里发动起义?领导的军队称为什么?
(2)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如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甲午战争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许知远《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
材料三: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扣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
——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新文化运动传播了哪些“新思想、新理论”?
(4)根据材料三,说一说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