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四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共进会

B.光复会

C.中国同盟会

D.华兴会

2、中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而采取的基本政策是( )

A. 民主改革   B. 民族平等   C. 民族区域自治   D. 改革开放

3、读下表:分析2003年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世界排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 )

年份

2003

2005

2006

2007

2010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美元)

1.64

2.26

2.71

3.49

5.93

世界排名

6

5

4

3

2

 

 

A.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设立经济特区

C. 实行改革开放

D.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A.反帝反封建

B.推翻三座大山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

5、下列选项描述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6、19世纪30年代,安徽的茶叶外销路线往往是自安徽经江西至广东,19世纪40年代后,安徽的茶叶外销路线逐步转为自安徽至上海。这主要是因为

A.近代交通方式的进步

B.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C.广东反清斗争较为激烈

D.《南京条约》的签订

7、2020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面对湖北代表团的代表们,他再次强调:“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下列事件能印证此说法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武昌起义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与上述现象有关的最早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军事行动中,掠夺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稀有古物,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利用这些文化遗产进行教学、传播知识,材料中的“军事行动”客观上(     

A.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B.打击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征服了所有的东方国家

10、《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务使天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本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

A.要求人人分到土地

B.追求社会公平的理想

C.要求大家都吃饱饭

D.追求财富的绝对平等

11、百日维新时期创办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清华大学

D.南京师范学校

12、一段解说词:“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黄海大战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3、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逼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等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段始于(     

A.1984年

B.2001年

C.1980年

D.1990年

14、1856年,法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

A.亚罗号事件

B.马神甫事件

C.销毁鸦片

D.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15、1920年,全国有许多报刊大量刊登宣传、研究和评论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当时全国刊物多达400余种,它们虽然立场观点不一,但几乎无一不谈马克思主义。这一现象(       

A.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B.开辟了“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C.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迅速爆发

D.有利于新文化运动广泛开展

16、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因为这场战争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7、1946年12月,刘胡兰被国民党军队和当地地主武装认出,不幸被捕,从容就义。刘胡兰牺牲时,解放战争正处于(       

A.内战爆发

B.战略防御

C.战略反攻

D.大决战

18、1964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大庆精神,大庆人》的通讯。这篇通讯中的主人公最可能是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19、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C.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和蒋介石发表谈话 D.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割______给英国;1894年孙中山在______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22、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由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片《__________》。

 

23、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前进的道路。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潜伏部队的安全,____________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

24、请举出与下列历史战役特点相对应的战役名称或军事行动。

(1)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2)粉碎日军迅速灭亡中国计划的战役        

(3)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4)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5、南京城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

(1)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把南京改名为“____”,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1912年元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____成立.

(3)1927年4月18日,____在南京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

2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梦想是有起点的。

(1)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 运动的爆发。

(2)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的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27、_______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_______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并引发了之后的瓜分中国狂潮。

28、19361212日,张学良、杨虎成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涑”,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 ”。

29、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的皇家园林是______;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制造的屠杀事件是______

30、1948年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邓小平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____战役,歼灭了大量敌军。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____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彻底摧毁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社会变革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引导农民参加了什么组织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运动是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从农村开始改革,在农村实行新的“经济制度”与开辟了“一条新路”各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回答的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32、请简述中共一大召开的内容及意义。

3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分反抗外来侵略、球亡图存的抗争史,中华民族日渐觉醒,逐渐凝聚出强大的民族精神,并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时间轴。

材料二: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同时依社会各阶级的现状,很难另造一个比国民党更大更革命的党,即能造成,也有使国民革命势力不统一不集中的结果……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广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

——摘自《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三: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也不分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以至海外侨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不仅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集中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保证。

——摘自《人民日报》

问题:

(1)材料一中记述了列强发动的几次侵华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哪些阶层(阶级)领导中国人民并进行了反抗斗争?简述其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促成“一个势力集中的党”出现的?“国民革命运动”取得怎样的成果?

(3)材料三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绩”的政治主体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有何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图片材料:下图分别是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的游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说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年月)及重大意义。

(2)请你为图片一写一段简短的解说词,图片二的红船精神内涵有哪些?

(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请你结合二十大及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