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陵水县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作用。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A.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B.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离不开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支持

2、楚庄王时期,楚国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派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重量。与此有关的成语是

A一箭之仇

B.退避三舍

C.问鼎中原

D.朝秦暮楚

 

3、导致下图中B点到C点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4、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你参加了北伐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A.袁世凯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5、1953年—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   )

A. 生产全作社

B. 公私合营

C. 全民所有

D. 斗地主

6、刘湘在致张学良的电文中认为张对蒋的行为“无非欲促成抗敌救国之伟业,以求我国家民族之生存”,指出“内战必致亡国,无待赘言,必须避免军事接触,速求政治解决”。该言论体现了刘湘(     

A.赞成张杨行为,灭蒋抗日

B.主张和平解决,共同抗日

C.痛斥张杨行为,积极反共

D.解密复杂局势,反对抗日

7、1895年,身居京城的人们可能看到的爱国壮举时(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戊戌变法 C.公车上书 D.成立《时务报》

8、到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材料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  

A.背景

B.过程

C.时间、特征

D.作用

9、齐奥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中国人迈出摇篮的第一步是

A.成功进行第一颗氢弹爆炸实验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神州五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

 

10、《只因鬼子闹中原》揭贴中写道:“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反映了义和团(       

A.具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B.以农民为运动主力

C.把反帝作为主要目标

D.具有盲目排外特点

1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反国家分裂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2、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退位诏书》曰: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A.说明了清朝皇室告别了皇宫

B.体现了皇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D.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13、毛泽东思想是由毛泽东倡导并在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中大范围实践的一种政治、军事、发展理论。最早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4、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A. 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B.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 粉粹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D.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5、在课本剧《孙中山》的排练现场,扮演孙中山的同学应说的台词是( )

A.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B.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C.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D. “兼容并包,学术自由”

16、小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

A.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D.改革开放的窗口

17、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大别山区。这次胜利进军最大影响是

A.开辟了晋冀鲁豫根据地

B.开辟了陕甘宁解放区

C.严重威胁了南京和武汉

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8、我国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是(     

A.1965年

B.1967年

C.1970年

D.1973年

19、图是1947年《东北画报》上发表的题为《沉重的链锤连续  地打在蒋介石的脊背上》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全面内战的爆发

B.三大战役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20、影视作品是反映历史的按重要手段,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作品

(1)<虎门销烟》

(2)《甲午风云》

(3)《火烧圆明园》

(4)《末代皇帝》

A. (1)(2)(3)(4)

B. (1)(3)(2)(4)

C. (1)(3)(4)(2)

D. (1)(3)(2)(4)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洪仁玕写成《_____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梁启超在《_____________》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22、______(1956年),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3、____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____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24、1929年12月,在_____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__地区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________________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6、1987年__________(会议名称)明确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__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

27、《新青年》和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8、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的辛亥革命纪念馆陈列着一幅黄兴撰写的对联:“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对联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9、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了“螺丝钉”精神的人是______

30、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___________年;“中国所说的统治是以国君统治百姓而已”这一现象结束于___________(需答具体事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近代,各国列强纷至沓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逐渐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请回答: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举出两处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2)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3)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派与日本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最终割让了什么地方给日本?

(4)举一例说出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和事迹

32、2017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段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让我们回顾历史,重温党的发展历程。

(1)中国共产党何时诞生的?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中共”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2)1921—1945年,中国共产党分别召开了哪三次重要的会议?

(3)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哪三大战争?

33、1840年~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资本主义列强先后发动了一次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终,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四例侵华战争。

(2)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哪些条约的签订体现了这一变化过程?

(3)从这一屈辱的过程中,体现出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民族资本主义是中国近代新的经济成分,其发展过程曲折艰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之洞(1837-1909),1889年12月任湖广总督,开启了十九年的督鄂经历。他在工业、交通、军事、教育等方面采取了许多举措。1890年,在湖北筹建汉阳铁厂、汉阳枪炮厂(湖北兵工厂)等,创建两湖书院。“汉阳造”成为中国近代军工最有代表性的名词,军阀混战和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大量使用“汉阳造”。1891年,湖北织布厂、汉阳铁厂开工兴建,设方言商务学堂、湖北典图总局。1893年,设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1895年,筹练自强军,扩充湖北枪炮厂,设武备学堂。

——《督鄂年谱》

材料二   甲午战后,清政府为发展实业,采取了许多措施。1895年,清延谕令“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1896年,清廷通各省督抚“于各省会设立商务局。……各府州县设立通商公所”。1898年,《振兴工艺给奖章程》和《矿务铁路公共章程》颁行,对发明新学新器者,给予各种奖励;同时允准民间招商集股修筑铁路及开矿等。甲午战后的短短6年中,商办企业的资本额较甲午战前的20余年增长了近4倍。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可以说是甲午战后清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继续和发展。

——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工商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同时日本在华企业亦获得同样侵略机会,中国的民族经济仍不易与之抗衡,以致归于失败。……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前进,以致渐趋衰退;不当尽归咎于外来压力。国内情况之日益恶化,亦为重大因素。……战乱不止,兵额激增,尤为致命打击。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在担任两广总督期间创办的民用企业。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甲午战后清政府为发展实业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民族经济之不能前进,以致渐趋衰退”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