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两个阶段,其中“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A. 南昌起义
B. 九一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2、“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应是( )
A.曾国藩镇压太平军
B.张之洞反抗侵略
C.邓世昌英勇抗敌
D.左宗棠收复新疆
3、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的是:( )
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③1956年,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⑤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是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和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
A.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的美军枪支
B.《中美联合公报》
C.《开国大典》油画
D.香港回归仪式亲历者的电视釆访录影
5、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九一八事变”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6、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民主革命的先驱。这段材料里的“他”是指
A.秋瑾 B.章炳麟 C.邹容 D.孙中山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 西安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8、这里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不仅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同时也给这座城市留下了起义门、新军工程营、楚望台军械库等一大批首义遗址。“这座城市”是( )
A.湖北武汉 B.江苏南京 C.四川成都 D.广东广州
9、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与日本签定《马关条约》的清政府代表是( )
A. 李鸿章 B. 曾国藩 C. 康有为 D. 左宗棠
10、欧仁·鲍狄埃创作的《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它鼓舞全世界无产阶级为自己的解放继续战斗。这首歌创作的背景是
A. 马克思主义诞生 B. 法国大革命
C. 英国宪章运动 D. 巴黎公社失败
11、从1985年起,我国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其重点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分配方式趋向多样化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国有企业的改革
12、在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日本
B.俄国
C.英国
D.美国
13、周恩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最能印证这一史实的事件是( )
A.任职黄埔军校 B.领导南昌起义 C.参加辛亥革命 D.参加中共一大
14、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如果按照民国纪年法,中国共产党建立的1921年是民国( )
A.9年
B.10年
C.11年
D.12年
15、“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委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南京大屠杀惨案
C.抗日将士血战台儿庄
D.旅顺大屠杀惨案
16、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直接证据是
①1995年拍摄的电影《南京1937》
②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长度达105分钟的南京大屠杀电影胶片
③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约翰·拉贝在1937年详细记录的日军暴行
④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夏淑琴全家9口人被杀7口,她被刺伤后从死人堆里爬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A.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主张
C.主张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D.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18、下面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B.鲁迅————《狂人日记》
C.聂耳————《愚公移山》
D.邹容 ————《革命军》
19、下图反映的是( )
A.工农武装割据 B.北伐胜利进军 C.坚持敌后抗战 D.三大战役胜利
20、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的战略是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C.西部大开发
D.国家采取优惠政策
21、下图中的人物是________,他被誉为“_____________”。
2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战争清政府均已失败而告终,每次战败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以便获得侵略权益。其中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经济侵略方式发生改变的条约是《________》,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填条约名称)
23、在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上,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后,_____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4、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的杂志是 _______
25、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发表《_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6、根据提示补充相关内容。
(1)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______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______”的口号。
(3)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______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7、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虎门硝烟的领导人是 。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4)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
(5)洋务运动的口号是“ ”和“ ”。
(6)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7)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的资产阶级革命是
28、1949年,在北平召开一届政协,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____作用。
29、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___________会战爆发。抵抗史实:___________率全营守卫宝山壮烈牺牲;___________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国空军首次参战。意义:___________战时陪都是___________。
南京大屠杀:时间:___________被害人数是___________。
30、势力范围
(1)背景:_______签订以后。
(2)方式: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________。
31、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你认为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在南京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颁布了什么法律文献?
(3)请你列举南京“见证近代中国饱受劫难”的一个典型历史事件。
(4)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宣告覆灭的标志是什么?
32、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
(1)“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指出在这一伟大构想的指引下我国进行的成功实践。
(2)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海峡两岸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做了哪些努力?
33、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科举的评价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百日维新”失败后保留下来的教育成果是什么?
(2)科举制产生于我国的哪一朝代?何时被废除?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说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5月3日晚,学生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集会。进步记者邵飘萍在会上报告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失败的经过和原因,学生们听了悲愤交加,痛哭失声。一个学生当场撕下衣襟,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集会。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举行示威活动。”
(1)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这次运动的性质从材料中的哪一句口号最能反映出来?
(2)我们把五四运动期间,爱国青年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称为“五四精神”。请你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五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