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锡盟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洋务运动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主要表现在

A.主张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B.创办近代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大学堂

C.设立台湾行省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

2、在十四年抗战过程中,推动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关键是(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七七事变

C.武汉会战 D.九一八事变

3、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表明了中国(     

A.彻底消除外部威胁

B.完全控制了朝鲜半岛局势

C.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D.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

4、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①洪秀全定都天京 ②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同胞的暴行

③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④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英国政治家罗伯特赫德在1898年《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B.未能顺应潮流推翻封建帝制

C.顽固守旧势力强大

D.维新派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

6、新中国的外交由独立自主走向国际舞台到打开外交新局面,我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其间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的先后顺序是( 

①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②中苏正式建交    ③中美正式建交  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7、下列有关长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导致红军被迫战略转移

B.遵义会议上任命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C.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

D.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8、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人民公社

B.公私合营

C.包产到户

D.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9、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在一片欢呼中失败的,对“失败”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C.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D.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

10、习近平主席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军队有

①国民革命军

②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③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1、央视感动中国栏目组对历史人物进行评选,你认为1894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是( )

A. B. C. D.

12、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的身份。下列表述与现象相符合的是(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西欧庄园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C.“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D.城市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13、“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材料中的“这场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来丧权辱国的(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4、“世界屋脊”西藏从此有了公路与祖国内地联系,始于(  )

A.西藏和平解放时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5、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近代化的探索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6、关税是一国政府维护本国利益的利器之一。在中国近代,这一利器被外国侵略者给砸钝了。下列条款与中国关税主权受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B.中英商定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

C.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D.英国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17、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的民主革命”进行课题研讨,进一步确认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主要区别是

A.任务不同

B.对象不同

C.领导阶级不同

D.斗争方式不同

18、在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条约》

19、下图板书横线处的内容是

 

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民族平等

D.一国两制

20、“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今有嘉宾,德音孔昭。”这段颁奖词赞誉的是(     

A.莫言

B.屠呦呦

C.焦裕禄

D.王进喜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戊戌变法历史103天,因此又称________

22、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改名为_____

23、______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

24、1950年的土地改革,废除了____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5、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是 ①___;中央的代表人物是_  ② ;地方的代表人物是_③____、   ④_ 左宗棠和张之洞

 

26、____年7月1日凌晨,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建立;____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7、____________年4月,黄花岗起义爆发,黄兴率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苦战一昼夜,起义失败。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__________”。历史上称这次起义为“黄花岗起义”。

2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获利最多的国家是_____国,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

29、“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被粉碎。

30、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_____》;冼星海被周恩来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其代表作是《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简要概括近代中国在历次战争中均以失败结局的共同原因。

32、回顾近代中国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两次侵略战争曾占领过北京,给这座繁华的都城带来深重灾难?

(2)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迎来了曙光”指的是哪一事件?你是怎样理解“迎来了曙光”的?

(3)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给共产党人以深刻教训,为挽救革命,1927年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了哪次武装斗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随后毛泽东为中国的革命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4)艰难抗日路,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了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请分别写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写一个)

33、回眸过去,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写出此条约中破坏领土主权的条款内容。

(2)“…条约签订之日是台湾遭日本侵略统治的悲情岁月的开始,也是台湾人民坚决奋起,对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不间断抗争的开始。”材料中的“条约”是指的是什么?

(3)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5)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运动体现了什么样的性质?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为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部法律文件?请简要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

(2)图二反映的是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从图三的历史事件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4)图四是悼念周恩来的人民群众运动,此时国家面临严重危机,1976年10月,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粉碎了哪一反革命集团?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